社会实践
【2023暑假社会实践】枕戈待旦,川农学子助力肉牛养殖再出发
时间:2023-07-08点击次数:作者:杨盈审稿:宋三多

71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情系三农,青春助农”实践团队再次启程,来到大杉坪村开展当地肉牛养殖业养殖现状和趋势调研分析。本次实践聚焦科技兴农、科学养殖的主题,着力于大杉坪村的肉牛养殖产业发展,根据实地调研数据,结合院校科研成果开展针对性帮扶,推广西门塔尔牛的养殖模式,扩大大杉坪村肉牛养殖业的影响力。

收拾行囊,青春助农再度启航

627日,青春助农实践团队与动物科技学院“畜”势待“法”实践团队跨院进行了线下开会,交流项目内容,讨论并安排了实践的任务、时间和地点等相关事宜,强调了注意事项,指明了实践重点,明确了具体流程,为接下来实践的顺利开展做足准备。通过本次交流研讨会,团队成员依据专业知识及往年实践经验作为基础,为实践计划做出了详细安排。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对于本次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都充满了信心和斗志。

71日,在历经长达9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团队成员来到了大杉坪村。在简单休整后,成员们与驻村帮扶干部祖立义老师进行了简短的线上会议,规划了未来几天实践过程中的任务安排。祖立义老师提出,当前村里养殖户面临着养殖环境差,养殖技术不到位,养殖效益、收益双低等基本难题,并表达了希望助农团队可以宣传推广新型养殖模式,助力当地畜牧产业持续增收的愿景。

深入考察,了解当地养殖新产业

在村委会的介绍下,祖立义老师与村委会文书银子拉答带领团队前往西部沟进行实地考察,并就当地养殖现状与指导老师进行了对接,为顺利开展讲座做好准备工作。

“要想富,先修路”,根据驻村干部祖立义老师介绍,西部沟是雷波县马湖乡未来特色产业发展的重点规划之一,近年来正在新修山路,便于发展,但现在的西部沟道路艰险,坡路陡峭,团队前往的半途中还因建房阻挡了蜂箱搬运的道路,于是团队成员齐力搬移建筑材料,清除路障。到达目的地后,团队成员在村民和银子拉答的帮助下,了解了当地蜜蜂养殖情况,帮助当地村民搬运蜂箱,学习如何选择放置蜜蜂蜂箱的位置,学习蜜蜂养殖的注意事项,还品尝了当地特色野生百花蜜。

除此之外,在祖立义老师的带领下,团队还前往了大杉坪村考察了当地废弃养鸡棚,团队结合专业知识,广泛阅读文献,立足当地实际情况,连夜绘制设计图,助力养殖棚由“鸡”到“牛”的大跨越,“这样的实践方式,也让我们学习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

西南夷地,十七年蜕变新生

“当时的大杉坪村是一个天然的监狱......这个监狱,为我们这个整个国家付出了很多。当时有很多监狱干警牺牲在这儿,就是为了履行这样的一个使命......”驻村干部祖立义如是说。凉山州东部的雷波县马湖乡,群山环抱,景色秀美,民风淳朴,这里有一个掩映在柳杉林中的静谧山村——大杉坪村。大杉坪村的天然优势使其成为了一个天然的监狱,许多国民党和重刑犯都曾被关押在这,同时因为地势险要,许多狱警在犯人的转移途中牺牲,是极其重要的红色根据地。2002年,在雷波县政府的帮助引导下,“悬崖村”从距此百余公里、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的克觉乡整村搬迁来此。

一次迁徙,不仅是地理上的改变,更慢慢地改变了村民的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十七年来,他们奋力开拓,辛勤耕耘,把大杉坪村建成了新的家园。现在,这里不仅有着便捷的交通,村民们也过上了富裕的新生活。同时,大杉坪村与外面的交往日渐增多,这里的诺苏彝族同胞在步入现代文明进程的同时,依然保留并传承着古老的民族文化。

开展讲座,走访养殖大户

聚焦大杉坪村现存问题,放眼未来发展方向,团队成员就科学养殖模式和科学牧草管理开展了“科学养殖培训会”,让村民“来了能听懂、学了能记住、回去用得上”。

与传统单一的肉牛养殖模式相比,增加新兴养殖产业并推动传统肉牛养殖转型,能为村民们提高至少50%的可观收入,帮助当地畜牧产业搭上高速发展的快车。团队成员结合实践经验,针对西门塔尔牛的科学养殖模式、疫病防治基本技术和科学牧草养殖等相关问题对村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提出了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为村民们养殖产业的发展擘画了蓝图。在此次宣讲会结束后,其中一位团队成员面对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我们都十分珍惜此次社会实践,这次的讲座不仅提升了村民养殖能力,也让我们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本次宣讲会聚焦农户发展问题,深化乡村振兴成果;紧密围绕“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同时,团队成员联系养殖并开展实地调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养殖规划的访谈。“座谈访谈+实地考察+实地学习”的开展方式,将观察、访谈、验证等调查方法贯彻于整个实地调查过程中。在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当地养殖户的痛点难点所在,结合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就村民的问题向其提供了有效地解决措施。在村委会干部的带领下,团队与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协商,为改善村民的养殖现状做了明确的指导和规划。在反馈村民意愿的同时,团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切实将所学知识和调研成果运用于走访过程中,力求加深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为乡村振兴增色赋能。

本次社会实践为大杉坪村推广肉牛、山羊、蜜蜂养殖的新模式,因地制宜地帮助当地养殖产业的发展,最后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此外团队在为生物安全及疾病防控提供相应指导的同时,还搭建起了高校与乡村之间的帮扶桥梁,为日后高校与乡村之间的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夯实了乡村振兴的成果,共建了美好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