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辛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每一段光辉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追求、担当和奉献。红色资源是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为用好红色资源,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我为自我袋盐队四分队,于7月16日至7月20日展开了第一阶段的红色人物资源收集,并于7月21日至7月23日开展了队内的红色革命宣传。
收集红色资源,追寻红色基因
7月16日至7月20日, 来自各个省份负责收集资料的五位团队成员,怀着对红色革命先烈知识的渴望,积极参与到收集红色资源的日常中来,在各自家乡的烈士纪念馆,博物馆等红色革命基地进行学习和资料收集,他们用镜头记录下了革命烈士的相貌,用文字记录下了革命烈士的生平。
他们收集了“人民的坚强战士”李硕勋、“千古功臣”杨虎城、元帅诗人”陈毅、“高举义旗为民而战”的朱德和“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的资料,并拍摄了学习视频和照片。小队成员李陈欣苗在搜集过程中写下了感悟:“通过造访杨虎城烈士陵园,我对西安事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杨虎城将军更加敬佩,岁月易老,但精神永存。”学习并弘扬革命精神,这正是此次实践的意义所在。
开展线上分享会,学习红色精神
7月21日至7月23日,小队组织了三场线上分享会,全员准时参加,尼苦尔珍么等几位小队队员不仅制作了精美的PPT,还为其他成员认真地讲解了烈士们的故事。在此次分享会后,小队成员表示,分享会让他们更加了解了各地的革命烈士,学习到了烈士身上的红色精神。
小队不只是在队内传播红色故事,更是将烈士们的故事剪成视频,将其投放到官Q等平台进行宣传,通过互联网扩大红色精神的宣传面,唤醒红色记忆,让更多人认识到这些革命烈士。
历时8天的社会实践圆满结束,小队成员各司其职,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学习烈士们的故事,作为四川农业大学的学子,小队成员将加入到宣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号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