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动物医学院“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向智能化发展”实践团队踏上了邻水县柑子镇的土地,开启了为期七天的实地调研。
8月11日至14日,实践分队成员们踏入田间地头,穿梭在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之间,仔细观察着每一株庄稼的生长情况。他们查看了土壤的湿度和肥力,抚摸了庄稼的叶子,感受其纹理和质地。观察期间,成员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庄稼生长的细节,他们在一片丝瓜地中发现了农户自制的驱虫瓶,详细了解后,成员纷纷赞扬农户的智慧。
(图为农户自制驱蚊器)
在成员杨欣宇观察到了玉米叶片上有许多小洞与黄红色斑点之后,实践队员们对于庄稼可能遭遇的病虫害进行了排查。他们首先观察叶子上有无病虫害,其次检查庄稼的根部,查看是否有虫害侵蚀的痕迹。通过专业的观察和严谨的分析,实践分队成员们识别出了一些常见的病虫害——蚜虫、白粉病等,并对其危害程度进行了科学的评估。队员们将这些信息详细地记录下来,并通过书籍与网络,查阅了详细的相关资料,为后续的研究和解决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图为成员观察到的玉米)
8月15日,实践分队成员们走进了农户家里。成员们与农户们围坐在一起,亲切地交谈起来。他们认真询问农户在种植及养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耐心地倾听农户们的讲述。农户提到反常的天气、病虫害、动物疾病、饲料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着每年的收益。实践分队成员们在倾听的过程中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问题。结合专业知识,实践分队成员们为农户们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成员张芷寒向农户们介绍了科学的种植技术和养殖方法,推荐了一些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和动物疾病治疗方案。
(图为成员采访)
实践的最后一天,队员们来到了柑子镇的李准故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了解了这位清朝最后一位水师的传奇故事,成员吴月文走进了李准故居的议事长廊,仔细阅读了李准留下来的名言。
(图为成员参观李准故居)
此次调研活动于8月17日正式落下帷幕,成员们收获颇丰。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农村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亲身感受到了农民的辛勤付出,还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帮助农户们解决了实际问题,赢得了农户们的赞誉和信任。
(图为成员观察水稻)
这次活动也让成员们更加坚定了为农业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作为四川农业大学的学子,他们肩负着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任。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