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至19日,“绿色低碳减排,共护美好家园”“返家乡”实践团队的成员分别于各自的家乡所在地开展了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期间,团队成员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践行绿色低碳减排的生活模式,还采取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线下向周围邻居积极普及绿色低碳减排的重要性,线上广泛科普了能够实现绿色低碳减排的途径,并完成了相关的问卷调查。
团队成员黄晶晶、杨晓通过选择共享单车、地铁代替小轿车出行的方式参与到绿色低碳减排的社会实践当中。这种出行方式不仅锻炼了身体,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还能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经济实惠且环保,值得大力提倡和践行。团队成员钟怡则在购物时使用环保袋代替塑料袋,在减少白色污染的同时还节约了大量的资源;段佳宏利用淘米水浇花,利用洗脸水冲厕所,使废水得以二次利用……
(图为团队成员黄晶晶使用共享单车)
寒假期间,团队成员走进邻里社区,开展了“绿色低碳减排,共护美好家园”的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成员们热情洋溢地向邻居们讲解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详细介绍了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小窍门,如选购绿色食品、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洗洁精用量等。同时,成员们还通过生动的案例,阐述了绿色消费对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植树造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邻居们积极参与互动,提出了许多关心的问题,在场成员都一一耐心解答。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也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他们用实际行动为社区的绿色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为共护美好家园添砖加瓦。
(图为团队成员王静、王垚线下宣传)
在线下宣讲的同时,团队成员还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减排,共护美好家园”线上科普活动。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在网络平台向公众普及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理念与方式,如优先选择环保产品、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等。
此外,成员武龚慧子和袁思琪设计了调查问卷,由其他团队成员在向邻里宣传的同时发放调查问卷,以此了解大众对低碳减排的认知与践行情况。从回收的79份有效问卷结果来看,超七成受访者了解“低碳减排”含义,超半数偶尔关注环保新闻;在践行方面,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较高,但在安装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设备上仍有提升空间。此次调研活动也为后续更精准的环保宣传与行动提供了数据支撑。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学到了很多关于绿色低碳减排的知识,更深入地理解了“绿色低碳减排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并有意识地为之努力。通过线上、线下科普宣传以及填写调查问卷使公众也能进一步意识到绿色低碳减排的重要性并付出行动,本次社会实践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