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5日,15名四川农业大学的学子组成了“文化薪火实践团”,经过激烈的讨论,综合考虑现实因素和文化传承方式的多样性,最终确定“多主题-自我学习-宣传科普”的实践规划。
2025年1月12日,团队开展线上会议,根据团队成员家乡所在地的特色进一步确定了分主题:彝族文化、皮影戏、中医药文化、观看国家宝藏。
之后,“文化薪火实践团”的成员就各自所选主题自行开展了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吉祥和向白云进入彝族社区,身体力行地感受彝族文化,包括服饰、美食、习俗等等方面。杨芮和黄思倩去到中药材市场,一方面对中药市场进行了大致了解,另一方面听店家讲述中药故事和中药知识。成员黄小玲回到家乡,完成了一场与传统艺术皮影戏传承人的“对话”,了解了皮影戏的历史并观看了皮影戏。还有团队成员通过《国家宝藏》等影视作品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截至16日,团队基本完成了线下社会实践。
16日至22日,团队成员就学习内容,结合自身感受,以说说的形式向周边亲朋好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此次“线上+线下”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自身也收获颇丰。深入感受了彝族文化的向白云说:“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更加坚信文化的力量无穷,传承不仅是保护那些有形的文化遗产,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亲身体验和实践。”23日,团队再次开展线上会议,各组成员对本次社会实践感悟思考进行了交流。截至23日,“文化薪火实践团”的寒假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学习传统文化活动,让青年学子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不仅丰富了寒假生活,更让传统文化的火种在年轻一代的心中得到了传承和延续,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民族瑰宝永世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