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2025寒假社会实践】深入菌土调研,了解菌类奥秘
时间:2025-02-21点击次数:作者:龚正 周丝瑶审稿:宋三多

2月11日至24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菌乡探秘,乡村振兴”调研团分为若干小分队分别前往不同地区对菌类进行相关调研,探索地域遍布全国各地。各个小分队之间分工明确,通力合作。“菌乡探秘,乡村振兴”调研团以“乡村振兴、粮食安全与生态文明”为主题,在为期15天的寒假社会实践中,各团队成员深入调研食用菌产业,开展居民调研,普及食用菌知识 。

菌类作为生物圈重要的一份子,具有多种作用与功效。菌类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在经过加工后成为一道美食。这衍生出了很高的经济价值,令人不禁好奇这背后的产业链。

一部分团队成员对其家乡当地的大型食用菌工厂、药用菌菇培养基地及周边市场进行了调研走访。在工厂内,调研内容包括食用菌的培育流程、品种分类和技术革新。而在食用菌市场中,其品种繁多,价格各异,又有部分团队成员通过对多位商户进行走访了解了食用菌的销售渠道、价格变动趋势以及消费者的购买喜好。另一部分团队成员则上山亲身体验采蘑菇,他们在途中找到了很多日常难以见到的品种,其中不乏不可食用和有毒的品种,还有一些不认识的菌类,均拍照记录,寻求了专业人士的解答。

(图为曹黄麟向当地技术人员了解羊肚菌生产情况)

在实践进行期间,团队负责人刘睿琳提到:“团队希望通过这次实践,让大家能对菌类有更多的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流传很广的‘红伞伞,白杆杆,吃完立马躺板板’。团队还注意到,常见食用菌类一般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易于繁殖,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希望团队的调研结果能给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经过此次深入菌土调研,团队不仅揭开了菌类世界的奥秘,更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粮食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紧密联系。通过实地考察食用菌工厂、药用及军工培养基地,并调研周边市场,团队见证了菌类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展望未来,团队期待菌类产业能继续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