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赓续红色血脉,青春助农力行——川农学子探寻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成都实践
时间:2025-07-11点击次数:作者:李思颖 罗雨琹审稿:宋三多

为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探寻红色精神谱系与新时代强农兴农的深层联系,73日至9日,由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检20240210名学子组成实践团队深入成都,开展为期七天的“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团队通过资料筑基、双馆溯源、社区调研、街头宣讲等形式,深度挖掘蓉城红色历史与当代农业发展的精神纽带。

历史溯源:感悟为民初心,汲取奋斗伟力

实践首日,团队对成都地区革命斗争史与最新农业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为实践奠定理论基础。74日至5日,队员们走进四川博物院近代史展厅和成都人民公园,了解四川地区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的历史事迹,认识保路运动中川人的“破约保路”与“为民请命”精神。队员卓倩感慨:“革命先辈为民生福祉抗争的赤诚,与今天我们服务‘三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一脉相承。”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保路运动纪念碑)

现实践行:聆听民众心声,传播红色薪火

带着历史感悟,团队于76日结合前期史料研究,走上街头,在社区广场、人民公园等地举办多场“红色精神照亮强农路”主题微宣讲。成员以详实的数据、鲜活的成都红色故事,阐释“为民请命”精神如何转化为当代青年投身“天府粮仓”建设、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行动自觉,引发市民共鸣。

32FD2F

(图为队员进行“红色精神照亮强农路”微宣讲)

78日,团队成员分赴社区与公园开展实践。在温江区惠民社区,队员们通过问卷调查,对百余名居民关于红色精神内涵及其助力乡村振兴的认知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72%受访者认同红色精神在激发乡村内在生动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具体认知路径上存在提升空间。

(图为问卷结果整合而成的饼图)

成果转化:凝练实践真知,贡献青春智慧

77日晚,团队召开专题研讨会,结合七日见闻与调研数据,深入探讨成都红色基因与当代民生建设,重点关注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转化路径。讨论后,团队完成实践报告及问卷分析报告,提出“从‘为民请命’到‘强农兴农’,红色精神驱动乡村发展的成都实践与青年担当”的核心观点。79日,团队完成所有报告及影像资料的整合汇编,实践结束。

砥砺前行:熔铸精神品格,赋能时代征程

此次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学子的成都之行,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寻访与国情体察,更是一场生动的红色基因传承与时代使命教育实践。队员们通过“学、思、践、悟”的完整闭环,提升了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社会现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了对“强国必先强农”战略意义的理解。团队的实践和问卷分析报告、宣讲素材,为探索红色文化资源赋能地方发展提供了青年视角的思考,展现了新时代农科学子传承红色基因、矢志强农兴农的坚定信念与实干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