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始,四川农业大学“青春助农”团队乘车来到了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大杉坪村,开展了为期4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为大杉坪村推广西门塔尔牛的养殖模式,介绍新的肉牛养殖模式和方法。实践活动成功落幕,在实践活动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大杉坪村的农户,我们也从中学到了许多。
初到大杉坪村,坚信念定计划
我们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大杉坪村的驻村干部祖立义的鼎力支持,在老师祖立义的帮助下,我们及时了解到了大杉坪村的肉牛养殖情况。在与老师祖立义的交流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他改善大杉坪村农户肉牛养殖情况的坚定决心。他那纵使辛苦,仍坚持在自己岗位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的毅力打动了我们。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参观完汶水县牛吃水养殖场后,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科技为生产带来的改变,合理的养殖方式和品种选择将为农户带来巨大收益,我们感受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但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西门塔尔牛在大杉坪村的养殖一定能普及起来。
图为到达雷波当晚老师祖立义为我们讲述工作安排。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盈 摄
走进大杉坪村,深入基层干实事
在第二天的实地调研中,虽然跋山涉水磨人体魄,但农户们的友好和善令我们动容,同时也体会到了祖国前几年为扶贫脱贫做出的巨大努力。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修到了每家门前,大大方便了村民们的出行。谈及家中的牛,他们的脸上无不洋溢出喜悦之情,村上为他们开展夜校培训养殖技术,每年都有专业的兽医为牛免费接种疫苗。从谈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政府的信任,愿意接受新的事物。调查的顺利展开也让我们为国家感到自豪,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为大杉坪村村民作出贡献的决心。
在收集完信息后,我们就如何帮助大杉坪村农户改黄牛为西门塔尔牛养殖进行了积极研究讨论。在研讨过程中,我们详细地研究了西门塔尔牛的养殖情况,并且就西门塔尔牛和当地黄牛经济收益作出了对比,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许多困难,但最终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解决了问题。这次活动锻炼了我们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也体会到了基层干部的辛苦。
图为团队成员入户走访调查传统肉牛养殖模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盈 摄
告别大杉坪村,深深友情终难舍
在本次实践中,我们也学会了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到了最后一天,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宣讲会顺利开展。宣讲会上,结合老师的讲解,我们积极解答农户提出的问题,强化了我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也使我们与农户们的关系越发亲近。宣讲会后,我们与当地农户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虽不得不说再见,但我们定能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这个辛苦但充实的夏天,必将永远铭记于我的脑海里,从招募成员的迷茫无助,书写计划书时的焦头烂额,到实践结束时的成熟稳重,与村民们告别时的依依不舍。在回家的途中,我惊奇地发现自己收获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这次实践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耀眼动人,这些美好的记忆将会伴随着我一直走下去。
图为团队成员与第一书记李东驻村干部祖立义等人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盈 摄
虽然实践结束了,但我们为祖国乡村振兴做出的努力并未结束,在未来,我们不仅会继续关注大杉坪村农户的情况,为西门塔尔牛的推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还将在更多的舞台上锻炼自己,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通讯员 张元涛)
原文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5624710&app_version=1.3.5&sid=1301896&time=1659244156&signature=LbDjmABzyXE32GNxlOY4pzZmeU6b6eeaZ9vnQ58wq06peMdkrP&sign=47fc1a861faaad4f0eac7978390d76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