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报道链接:http://news.sicau.edu.cn/info/1078/73894.htm)
10月12-13日,四川农业大学肉用牛低碳养殖创新团队成员、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王之盛教授团队成员肖鉴鑫副教授及硕士研究生张若洁,体系常见病岗位科学家左之才教授团队成员、四川肉牛创新团队肉牛主要疾病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岗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临床兽医学马晓平副教授等受邀在德阳中江县开展了现代肉牛高效生产技术调研与现场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助推现代肉牛高效生产技术推广普及,推动中江县肉牛产业又好又快高质量发展。
肖鉴鑫和马晓平在德阳中江县农业农村局生产科教中心副主任李响及通济镇畜牧兽医站站长陈云等相关人员的带领下在德阳市中江县通济镇的祥兴肉牛专业合作社、龙台镇宏波养殖有限公司、兴隆镇康壮肉牛养殖场、黄鹿镇的滨和牧业有限公司、辑庆镇的青青肉牛专业合作社和四川明朋农业有限公司调研与指导肉牛产业发展。
在调研中,专家组在个别肉牛养殖场发现多数食槽里不时出现食品打包塑料袋、零食塑料袋、塑料叉、扇贝,长短大小不一的动物骨头等垃圾,进一步走访发现该牛场在酒糟等日料中添加了部分城市餐厨潲水。专家组当即指出这样的饲喂方法非常不科学。首先,潲水中虽然有米饭、蔬菜等营养物质,但其中含有不少肉类和油脂,反刍动物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油脂不利于肉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其次是特别容易传播一些重大的传染病,比如猪、牛、羊等多种动物共患的口蹄疫等。特别重要的是,这些餐厨中未经筛选处理,含有各式各样的大小不等的塑料袋,骨头,甚至还有各种塑料勺子等垃圾,这些异物一旦被牛快速吃进,轻则长期引起消化不良,引起消瘦,重则引起前胃疾病,如前胃弛缓、瓣胃阻塞、异物性心包炎,甚至引起死亡,非常不利于生产。
专家组还发现该场制作的青贮密封不严密,容易腐败发霉,建议用修建青贮窖堆放青贮,以更严密的压实青贮。同时,还发现饲喂的裹包青贮水分太大,应控制裹包青贮的水分在70%以下。
针对在建的新牛舍,专家们也对牛舍建设提出建议,比如适当拓宽过道以便投料车通过,从而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将风扇安装在牛舍侧面,横向吹风,从而提高圈舍通风效果等。
此外,专家们每到一个牛场都反复强调做好肉牛的秋防工作,定期做好口蹄疫、结节性皮肤病等重大疫病的疫苗注射、定期驱虫,做好日常的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
图1马晓平副教授和肖鉴鑫副教授在肉牛专业合作社指导肉牛养殖技术
图2指导新牛舍的修建和青贮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