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为更好地让动医学子学会正确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动物医学院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培训会在4A-103教室顺利进行。本次大会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兼职咨询员、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黎明艳老师主讲,学院辅导员苗宇老师出席并主持,19级全体班委、寝室心理联络员以及16级、17级、18级各小班心理委员近200人到场参与。
“何谓心理危机?”、“面对危机我们能做什么?”、“发现危机,我们该报给谁?”,黎明艳从这三个方面为同学们展开了详细而生动的讲解。通过列举“川农学子为情所困割腕自杀”、“复旦投毒案”等事例,她指出:每个过激反应前都会有预兆,班委和寝室长若发现身边同学存在心理危机,应及时向心理委员、老师或学院反映情况,避免悲剧的发生。同时,黎明艳表示,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并无明显的界线,大多数人都处在一个健康与不健康交叉的灰色地带。“不管是一次关键的考试失败,还是一次重大的家庭变故,若超过一个星期仍旧郁郁寡欢,则说明可能已经出现心理危机。”她鼓励同学们做好他人的倾听者,同时直面自己的心理危机,自我开导或向他人倾诉。
培训会最后,黎明艳再次提醒同学们:“察觉及报告心理危机是一种助人行为,希望同学们及时关注身边情况,将过激行为的萌芽扼杀。”
苗宇在总结中提到,“小班心理委员、寝室联络员作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末梢神经’,在实际工作中要用耳、用心、用脑,关心、关注周围的每一个同学,察觉异常时要及时向班主任老师报告。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工作能力和实效。”
“通过这次培训,我获得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工作技巧,也学会了去观察、发现身边的异常情况,我希望能真正运用学到的东西阻止身边悲剧的发生。”一位在场的学生谈道。
学习心理危机干预常识、帮助身边处于心理危机的同学,让“扼住命运的魔鬼‘松手’”,对于促进学生保持健全人格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培训,不仅让同学们了解到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也提高了同学们察觉“心理问题萌芽”的敏感度。
据悉,近期我院还将继续开展心理团辅设计大赛、示范性团辅活动等系列活动,不断加强学院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积极践行“早发现、早关怀、早帮助、早治疗、早恢复”原则,做到不掉队任何一名同学,助力学院阳光心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