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于资阳市雁江区老鹰乡,我作为四川农业大学“织阳”支教团队的一员,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为孩子们开展了一场“爱国主题班会”。
深究回忆寻找爱国初心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年幼时老师、父母对我的爱国教育,让爱国主义情怀深深地在我心底扎根,它发芽长大、开枝结果,在这祖国70周年华诞的一年,我愿做爱国文化的传承者,将“爱祖国”的香甜果实赠与孩子们,将“爱祖国”的种子根植于他们心中。
如何激起孩子们的爱祖国的情感,是我备课时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开始回想我的经历:我对祖国的热爱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是阅兵式上整齐划一的方块阵走过主席台的时候;是奥运会上巨大的烟火脚印踏在鸟巢上空的时候;是汶川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时候。是祖国近几十年来的光辉时刻啊,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爱国情怀的激发离不开对祖国的自豪感。
图为孩子们看到中国夺冠心情激动的样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玉婕 摄
课堂问答唤起民族自豪
“中国人得金牌很厉害,但是不是有点傻啊?你看月球是美国人先登上去的!”一个孩子在看完奥运会中国夺冠的集锦视频后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我答道:“但是,你们知道吗,美国登上的只是月球的正面,是中国第一个完成了月球背面的着陆!中国人不傻,只是之前掉了队。”孩子们神情兴奋,迫不及待地进入了接下来的学习,想更深入了解祖国的辉煌。
课堂中的小插曲使我顿悟,孩子们之所以会有这种自卑想法,正来源于他们对祖国的了解不够深刻,我下定决心要把祖国的强盛展现给孩子们,在他们的心中种下爱国的种子。
另一节课上,我带领高年级的孩子们回顾了中国曾经的辉煌与遭受的屈辱,在提问环节中,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出了自己生活中的变化:“路修的更宽了”,“房子更结实了”,“小超市更多了”,“环境也更干净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变得方便了”,通过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孩子们感受到了国家的进步,内心爱国的嫩芽迅速的生长着。听着孩子们的回答,我对祖国近几年的巨大进步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孩子们加强了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党领导的正确性。
图为志愿者耐心回答孩子们的问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玉婕 摄
荣辱俱悉点燃爱国热情
高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学识与生活经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深化他们的爱国情感。而低年级的孩子,正处于观念形成的重要年龄阶段,特别由于山村地区留守儿童住地偏远、交通不便,对外界的了解不足,以至他们缺乏对祖国的全面认知,尤其需要受到爱国启蒙教育。
为此,我开始在网上查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事件,有让人悲愤的屈辱,也有振奋人心的成就,有毁灭性的打击,也有新时代的辉煌。看着这些饱含丰富情感的照片由黑白蜕变到彩色,我发现,我对祖国的了解并没有想象中的深入,祖国远比我所知道的更加沧桑,更加坚韧,更加辉煌,本次课程的教授不仅加深了我对祖国的了解,还进一步坚定了我对祖国的一颗热忱之心。在课堂上,我把这份热忱带入到我的讲解之中,温暖滋润着孩子心中爱国的种子。
祖国风光激发未来畅想
孩子们欣赏祖国的美丽风光时的一脸憧憬恰恰表明“亲眼所见更为惊艳,只有真正的走出去,才能切实的感受祖国的美丽。”,他们大多是留守儿童,接触外界的机会较少,导致其眼界不高,缺乏目标,学习没有动力。因此,我希望通过本次爱国主题班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爱国的种子,开拓他们的眼界,让他们认识到外界的绚丽多彩,指引他们前进的道路。
图为孩子们认真地看课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玉婕 摄
孩子们与我一同了解祖国,一同学习,一同成长,一节主题班会,不仅对孩子,对我也是意义非凡。传播爱国情,指明前进路,我与孩子共进步“织阳”在路上,我也一直在路上,期待与孩子们的下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