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外媒视角-中青校园】四川农业大学学子三下乡,助力环保新生活
时间:2019-08-14点击次数:作者:张红梅 杨浩云审稿:宋三多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小学生是21世纪的小主人,通过启发小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废物创造,化废为宝,从而养成珍惜物品,不乱丢废物的好习惯是十分重要的。727日,由四川农业大学各专业学子组成的筑梦支教队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云龙镇龙河村开展垃圾分类课程,并举行报纸服装设计大赛,旨在增强小朋友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培养小朋友们的环保意识,同时提高小朋友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学好垃圾分类,共筑美丽家园

支教志愿者在课堂上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通过做游戏的形式向小朋友们科普里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并进行了垃圾分类知识竞猜、垃圾分类之个人意见等活动,小朋友们都能积极参与其中。为了让垃圾分类更加深入人心,志愿者还播放了视频,让小朋友了解因为垃圾不分类而造成的土壤恶化、白色垃圾泛滥、再生资源流失、空气与水的污染等严重危害。

志愿者们还组织了课堂垃圾分类小游戏和现场垃圾分类竞猜活动,让小朋友都亲自动手把垃圾分类放去对应的垃圾桶。废旧电池应该归于什么垃圾?”“小龙虾应该是干垃圾还是湿垃圾呀?”“报纸是可回收垃圾吗?”......志愿者们问在场的小朋友们。老师,我知道报纸是可回收垃圾!小朋友们思维特别活跃,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甚至主动提出更难的问题。

陈欣小朋友在课堂上表现尤其活跃,在发表垃圾分类个人意见时,她说不仅要在课堂要学习垃圾分类,在生活中更要去行动。在家里看到父母不小心乱扔垃圾时,她也会严肃地说:我们老师说了,垃圾一定要按照分类扔,要保护地球,否则环境会被破坏的。这番话让志愿者们感到十分欣喜,垃圾分类不仅仅停留在宣传上,更需要每个人的切实行动。

我们在课堂上教小朋友们垃圾分类,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分类,让小朋友们都发自内心的愿意去做这件事。支教志愿者谈到,习惯用垃圾分类的思维去看待世界,能更好的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团队成员正在上垃圾分类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仕凤 供图

废旧报纸大变身,创意服装秀环保

志愿者简单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用旧报纸制作服装的方法,并展示了一些报纸服装图片之后。小朋友们便分小组开始利用旧报纸设计制作服装,每组需齐心协力至少完成一套报纸服装,每组的模特由各组成员推选出来。接到任务的小朋友们经过商榷、定稿,便兴致勃勃地开始动手创作,剪刀、胶水、针线,小朋友们各处奇招。爱漂亮的小姑娘们利用报纸做出了连衣裙、爱心手环、蝴蝶结发圈......爱酷的男孩子们则做出了superman的披肩、士兵的铠甲盾牌......经过一个多小时,废旧报纸在孩子们的手里摇身一变成了一套套华丽的服装。最后,小设计师们领着自己的小模特,穿上自己设计制作的服装走上“T,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环保服装秀。

最引入注目的要数一件完全用废旧报纸制作而成的兵马俑服,展示这件服装的模特是一名小男孩,兵马俑服一穿在他身上就引来众人的哄堂大笑,男模特对自己的服装并不是很满意,又用废旧报纸折了一根金箍棒,并做了一个孙大圣招牌式的亮相,再次把大家逗笑。

提供教学场所的村支书宋华书对志愿者团队引导小朋友们利用废旧报纸做创意发挥的做法表示十分赞赏,他说: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用废旧报纸做衣服,让小朋友们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践行环保的乐趣,不仅能够从小培养小朋友们的环保理念,也能打消小朋友们之间的攀比之风。

小朋友们正在制作报纸服装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景华 供图



中青校园报道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34009&app_version=1.1.7&time=1565759651&signature=odDJ5qQLk6jVvNWEzxlO70DqLqtegR70BGyPngp83Zm9KYreMR&sign=44e026332ca2c2d5bbec3841b7da62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