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最好的毕业留念,动医毕业生党员穿越千里山路助建大熊猫生态家园
时间:2019-05-29点击次数:作者:杨维杰,郑若愚审稿:宋三多

521-25日,由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雅安市荥经县大相岭自然保护区和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联合组建的科普宣传队,走进荥经县大相岭自然保护区、瓦屋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多个村镇社区,开展了主题为科学文明养犬 共建大熊猫生态家园的科普活动。科普宣传队由来自三家单位的共13名成员组成;其中,郑若愚、杨维杰、马裔寒和辜彦霏4位成员是我校动医学院大四的学生,也是科普队唯一的学生成员。

 

“犬瘟热是国宝大熊猫的头号杀手,是一种高度致死的烈性传染病,死亡率相当高,能达到80%以上。为了减少犬猫等动物传染某些烈性传染病给保护区的大熊猫和居民的风险,我们此次科普活动,除了围绕主题开展相关科普宣传外,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为自然保护区村名的家犬进行免费的犬瘟热疫苗接种、犬瘟热检测、样本和信息采集等专项的疫病防控工作。”2015级动植物检疫专业的郑若愚介绍此次科普活动的主要内容时说道。虽然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大熊猫自然保护的建设也日趋科学和完善,大熊猫野化放归也有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因为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原因,保护区熊猫村村民的一些生活习惯和疫疾病防控意识知识还很欠缺。真正全方位地建设好保护区,给大熊猫等野生动物和当地居民提供安全生态环境,结合以往工作的经验和合作基础,三家单位共同筹划了此次活动;并从3月开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专家就联动动医学院和保护区开始为此次科普活动做各项准备。

 

如何更好地参与并完成活动的既定目标?如何让更多同学真切了解大熊猫等野生动物保护的意义价值和有效途径方式,以及不同维度和不同层面的保护策略与方法?如何让在校学生通过社会活动感知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能发挥的更深远价值?如何在一些社会活动中展现川农学子的活力和责任担当?选择优秀的学生代表,发挥朋辈引领,便成为动医学院相关老师遴选团队成员时的主要标准。

 

    最终,同样的标签匹配上了4个渴望参与的动医学子身上——无课程影响、学生党员、优秀志愿者、准研究生、未来专业与疫疾病防控相关、学生群体中较高影响力等。

 

活动期间,4位大四的毕业生党员跟随基地专家和保护区专职干部穿越上千公里山路,在保护区挨家挨户发放犬类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折页与海报,介绍犬瘟热、狂犬病等烈性人畜共患病预防措施,认真讲解科学文明养犬等相关的科普知识,开展相关基底调查、收集整理关键数据。同时,积极发挥自己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规范高效地协助团队专家完成了对约300只家犬的疫苗接种、疾病检测、犬只信息详记以及粪样采集等多项工作。踏实勤恳又年轻专业的动医学子“跑得快”、“有亲和力”、“不怕苦”,很好地提升了活动成效,赢得了专家队友和当地民众的一致好评。

 

“这次活动,基地老师和当地干部中,有很多是川农动医走出去的师兄师姐,他们很亲切,也非常专业,而且工作很‘拼命’,他们的工作内容,让我们真实地体会到了原来真的有动医人在做这些非常有意义的‘大事’,这些事我们当初读大学的梦想和初心。这几天的经历,让我们更清晰了今后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方向,作为党员,要好好沉淀自己,积累自己,未来希望能做好这样有价值的事。”两位获得过国家奖学金、承担着保护好两位女队友、将分别就读军事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大男孩杨维杰与马裔寒同学经过此次科普活动,对自己今后的道理更有了定力。

 

“动医人的初心就是能有一天真正能保护珍惜动物,守卫人类健康,以前在书本学习中认识到这真的很难。通过这次机会,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真的能参加到保护国宝的工作中来,虽然没有足够幸运在保护区遇到野生大熊猫,但是认真做好每一只犬类的检疫,登记好每一只犬类的情况,保护大熊猫的壁垒就能在这些细微琐碎的工作中一砖一瓦搭建起来。”即将在我校继续攻读预防兽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动医学院第十一届学生会主席郑若愚同学总结四位队友共同的收获时如是说道:“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前,最后还能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真真是最好的毕业留念!”

据悉,此次活动以人畜共患病防控为载体,结合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及“全国科技活动周”,送科技下乡、把科普知识带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社区。三家单位旨在进一步巩固大熊猫保护成果,顺利推进大熊猫野化放归的科学研究工作,普及以大熊猫为代表的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及动物福利知识,鼓励公众科学文明养犬,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选择可持续生活方式,共建幸福和谐的生态家园。

 

另悉,动医师生一直致力于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的工作中。从2001年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大熊猫截肢手术,到选派青年教师赴国外学习“智慧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各项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和社会认可。包括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领和志愿公益活动的指导,也都极力教育和鼓励学生发挥专业所长投入到大熊猫等动物保护的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2018年,学生志愿公益项目“熊猫公益”曾获得第四届四川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参与科普活动的4位动医的学生党员志愿者,将在毕业生分享会上,分享自己在此次活动的感受和收获,以让更多动医学子加入到野生动物保护和守卫人类健康的实践中。

(学校新闻报道链接:https://news.sicau.edu.cn/info/1078/51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