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至26日中午,身着熊猫服的“熊猫骑手”携数辆青桔共享单车与印有“我是熊猫村守护使”的宣传展板,出现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的校园里,吸引了大批同学的围观。这是由动物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的第三届“寻找熊猫村守护使”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线下招募活动,旨在倡导和招募青年学子担起责任,以线上调研或深入熊猫村调研的方式探索“熊猫村”生态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冲突的解决之道。
川农校园再掀“熊猫热潮”
“同学们快来和熊猫骑手合影吧!”校园里突然出现了许多骑着青桔单车的“熊猫人”,他们或站着招手或直接上前“拉”人,引得同学们纷纷加入合影的队伍。熊猫骑手、“我是熊猫村守护使”宣传板、卡通熊猫气球等都成为了同学们积极合影的对象。活动现场,动医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安排“熊猫气球”展示的基础上,还策划了“熊猫小知识”趣味竞答赢套圈机小游戏,吸引了数百名川农学子积极参与“守护熊猫村”的科普互动。
“第一只‘留洋’美国的大熊猫幼仔叫什么名字?”“大熊猫会不会冬眠?”“大熊猫的祖先是什么动物?”伴随着“熊猫小知识”趣味竞答活动的顺利开展,咨询报名参选“熊猫村守护使”的同学也越来越多。而在中午时分,陆续有同学将自己的合影带上#守护熊猫村#话题发布微博,这一举动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各大校园媒体也纷纷报道了此次校园“熊猫热”,称其“公益味十足”。
“我们是动物医学院的同学,看到突然出现在校园里的熊猫骑手和青桔单车,感到十分惊奇,于是就被吸引过来了,”一位举着宣传展板合影的同学表示,“而在动医青协同学的详细介绍下,我们会通过加群、关注转发微博等方式积极了解相关资讯,希望为大熊猫保护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活动反响热烈,据统计,微博发起#守护熊猫村#话题的阅读量达4163万,讨论三千余次,线上报名100余人。
三年持续助力“熊猫公益”
“寻找熊猫村守护使”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大熊猫保护与发展联盟、爱德基金会、幸福银行(成都市慈善总会绿生活基金)和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发起,于2019年3月20日正式启动。以“知行合一”和“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发展理念,面向全国高校招募11支“熊猫村守护使”队伍,将在今年暑假深入51个熊猫县的典型熊猫村,参与熊猫村生态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冲突考察、调研、传播、推广等环节,解决51个熊猫县198个熊猫村(乡镇)1864只野生大熊猫与20万户熊猫村村民之间关于生态保护、社区发展的社会问题,让公众、社会组织、企业和政府能便捷高效地参与守护熊猫村。
另悉,“寻找熊猫村守护使”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及其延展项目都得到了四川农业大学校团委、动物医学院团委的大力支持。在延展项目“熊猫骑行”的志愿者培训中,动物医学院团委书记侯维简要回顾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关于“守护熊猫村”近三年来所开展的工作,尤其是培育出“熊猫公益”、“熊猫骑行”等品牌公益项目。同时,侯维要求80名志愿者尽心尽责,为4月30日即将举办的“成华群英荟之青年骑行暨绿色发展公益宣传主题活动”提供专业优质的志愿服务,并预祝骑行活动圆满成功。
实践活动接力“熊猫守护”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需求,这是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两大重点工作,而在川陕甘51个熊猫县198个熊猫村便存在着严峻的乡村振兴问题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动医院青志协负责人讲道,“第二点是发挥青年学子的聪明才智,探索研究大熊猫生态保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冲突的务实解决方案,同时支持高校社团发展和培养绿色青年领袖,引领绿色未来。”
青志协负责人也表示,去年四川农业大学国宝先锋队已经前往都江堰玉堂镇白马村,参观熊猫村新农村的新面貌,深入每家每户,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助力熊猫村的乡村振兴发展,“今年,熊猫村守护使们将继续前往熊猫村进行深度调研和科技支农等工作,并利用互联网等共享平台让公众、社会组织、企业和政府能够更便捷高效地参与守护熊猫村。”
接下来,熊猫村守护使招募活动将陆续在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十余个大熊猫保护与发展联盟高校传播站开展,熊猫村,将成为青年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与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试验田,而熊猫村守护使团队将成为青年大学生积极实践乡村振兴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一股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