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外媒视角-暑期实践篇】四川大学生“三下乡”:体验兽医职业,农业局“大佬”动医职业讲堂开讲
时间:2018-08-30点击次数:作者:李怡瑾 黄秉洲 秦洪宇审稿:宋三多

中国青年网乐山8月30日电(通讯员 李怡瑾 黄秉洲 秦洪宇)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两个一百年交汇之际,养殖业问题将成为该战略中的重点。然而,我国养殖行业中的禽畜病问题往往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兽医在预防禽畜病、治疗禽畜病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保障着全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响应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动物医学专业优势,降低禽畜病在养殖生产中的损失,提升养殖经济效益。8月24日,四川农业大学“筑梦犍为”调研小分队奔赴乐山市犍为县体验执业兽医生活,过程中得到了犍为县农业局机关党务办公室主任吕国川的现场指导。

图为小分队宣传寄生虫防治知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传文 摄

       体验职业兽医生活,发挥动医优势
       在整个体验过程中,动物防疫站的王兽医、黄兽医全程跟随团队指导。“青壮年大都进城务工,还留在乡里的养殖户大多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动物防疫站的刘兽医介绍到,伏龙乡散养户们的养殖更多停留在“经验养殖”的层面,而缺乏科学专业的养殖知识,对禽畜病的了解更是十分有限。
     

“大娘您看,这里是发病的症状,如果猪出现了食欲减少、结膜苍白、顽固性腹泻的情况,那就有可能是患有鞭虫病了” 队员李天阳解释道。据了解,村里前些年有过因患病而导致小规模牲畜死亡的现象。当地政府针对这一状况,做出了一系列预防措施,这其中防疫站的兽医师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定期走访各户检查养殖情况,督促养殖户做好预防措施。配合乡政府防疫站整合各方资源,定期在乡里周边进行消毒,以杀灭寄生虫;长期与农户们密切沟通,及时清理动物粪便,做好卫生养殖;鼓励村民使用净水器净化过的水并及时清理乡内不可降解的垃圾。
     

“我的猪很少生病,得了病就去防疫站上找老师。一般每个季度驱一次虫,养了这么多年还没生过大病。”一位养猪散户说到。既使禽畜生病,村民们也是第一时间想到兽医师。一路上,两位兽医师对每家每户的情况如数家珍,“那家农户的通风做的还不够好,这家的动物粪便没有及时处理。那几户家里还没有加装净水器。”这也正是作为动医专业的我们,将来要从事的工作,要学习的态度。

       广泛学习,重在实践,做厚积薄发之人
       吕老师曾是原川农大1993级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现任犍为县农业局机关党务办公室主任。 图为吕国川老师讲授个人见解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袁心如 摄
     

“应丢掉手机,多看书本。也可以多看看电视节目,比如说致富经。致富经中虽然会有一些夸张的地方,但是,里面会有一些引导我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吕老师说到。除此之外,他表示学习贵在理论、重在实践、难在心态。书本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在畜牧专业中最多实用15~20年,大部分知识并不能用到。大学生应该学会主动向外界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通过向老师请教、向网络请教、向书本请教。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遭遇与病症显现出多样性、杂糅性、难辨性等多种状况,这需要学生们积累实践经验,在日积月累中慢慢成长。“现在社会诱惑太多,年轻人都很浮躁,成天想着挣钱买房。但是只要沉下心来好好做该做的事,认真钻研,想要的最后都会有的。”吕老师表示。

       在体验过职业兽医师生活和聆听吕老师讲授后,队员们受益匪浅。在如今新全体小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和就业挑战已不同以往,要学会以更长远、更发展、更包容的目光看待身边的问题,试着去用创造和激情填满接下来的人生。

(原报道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38821&app_version=1.1.0&time=1535645435&signature=odDJ5qQLk6jVvNWEzxlO70l6RMtn2X70BGyPngp83Zm9KYreMR&sign=834c37d235c6c18f80fbbcd8f3ba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