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外媒视角-暑期实践篇】四川苍溪:北砚电商进村打开农民致富新大门
时间:2018-08-28点击次数:作者:兰恬静审稿:宋三多

中国青年网成都8月28日电(通讯员 兰恬静)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农”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热议,如何让农民脱贫致富成为焦点话题。2014年农业部出台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工程相关方案,由农业部牵头,地方农业局积极响应,规划审批,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公司实施益农信息社进村入户。2017年11月开始建设益农信息社一期工程,截至2018年8月为止,四川苍溪共计建设583家益农信息社,将互联网通到各镇各村,安排专人对农户进行电子商务培训。电子商务加农户的模式也为农民打开致富新大门。

为了进一步了解益农信息社的建设发展情况,了解村民生活由于互联网进村入户而发生的改变,电子商务对于农产品外销和家电下乡产生的影响。8月20日,四川农业大学e心向农团队来到四川苍溪北砚,深入农村,与村干部了解村内脱贫攻坚情况,和村民了解他们的生活、收入情况。


2018年8月19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e心向农调研团队针对电商进村发展典型来到四川苍溪进行调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兰恬静 摄
e心向农调研团队来到了苍溪县农业局,向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益农信息社是由农业部牵头,地方农业局监督审批,中国电信公司承办实施,在各村中设立,将互联网信息带入村中,提供便民服务,让农村能够进行车票购买、医疗预约等。更重要的是,村民能够利用益农信息社的平台进行商品购买和农产品销售。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欧阳玉涓 摄
e心向农调研团队来到苍溪电信公司,向相关人员了解到目前益农信息社进村工程的实施现况。到2018年7月为止共两期工程,已建成583家益农信息社,其中配备计算机,监控等基础设施的Ⅰ类益农信息社共175家。电信公司统一进行对下村信息员进行培训,为村民带去更多便民服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欧阳玉涓 摄
e心向农调研团队访问了苍溪电商中心,工作人员向我们展示了苍溪电商的运营模式,以猕猴桃、梨等特色农产品为主要售卖物品销往全国各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欧阳玉涓 摄
e心向农调研团队来到苍溪北砚岫云村,岫云村益农信息社设立在岫云村村支书李君的家中,益农信息社的工作人员在向我们展示日常操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欧阳玉涓 摄
每个村的益农信息社几乎都设立在村民的家中,能够更便利地为村民带来服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欧阳玉涓 摄
岫云村村支书带头创业,创立“一品一家”公司,为农户提供猪崽,经过十个月的饲养后由“一品一家”统一收起来卖掉,保证养猪的农民都有一笔不小的收入,图为“一品一家”工作人员为我们展示村中的监督人员对各家各户进行品质监督,及时为农户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欧阳玉涓 摄
岫云村的村长正在为我们讲解岫云村的猪饲养情况,岫云村饲养猪都仅用粮食进行饲养,降低了饲养成本。各家各户除养猪之外还会种植一些瓜果蔬菜等非经济作物,一年四季各有所获,生活自得。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欧阳玉涓 摄
农户家刚生下十五天的小猪崽,一窝共八只,懵懂的眼神似乎是在为我们的到来感到好奇,农户还向我们了解母猪生育几年后应当被淘汰,以得到最高的收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欧阳玉涓 摄
e心向农调研团队来到苍溪北砚万泉村,副村长正在为我们介绍村中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和种植现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欧阳玉涓 摄
通过互联网,农村的偏、远、山重水复也能够由一根网线与这个世界联系起来,益农信息社的设立,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快捷地为农民带来便利。互联网进村的同时也为农民带来了新的商机,无论是“一品一家”还是万泉猕猴桃产业,都实实在在地为守着一亩三分地的农民们增加收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兰恬静 摄

(原报道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38821&app_version=1.1.0&sid=151955&time=1535428418&signature=wml3Q0RNe9oPxVZ6pJMA7EMx80UPRV7L2XGkOKdvDynjYb5Wzg&sign=f7a4aa5cf57cd1a1d743576238a3ef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