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外媒视角-暑期实践篇】川农学子走入种植基地:花木怡情,亦能生财
时间:2018-08-15点击次数:作者:徐金凤审稿:宋三多

中国青年网成都8月15日电(通讯员 徐金凤)古语云:“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但在“互创探路者”团队看来,这句话用于多肉也十分贴切。 8月4日,四川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互创探路者”来到了成都千畦花木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探寻花卉植物的成长奥秘。

       图为团队成员与成都千畦花木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张恒先生的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园艺 摄

       进入千畦花木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张恒先生热情的带领团队成员参观多肉大棚,图中张恒先生正在为团队成员讲解大棚中多肉的产值。据他描述,基地中一个大棚的多肉的流水一般为5-10万元,因四川盆地特殊的气候条件,春秋是其最适合的种植季节。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园艺 摄

       团队成员进入大棚仔细观看多肉,图中一名成员被蓝石莲(多肉品种的一种)所吸引,正在认真的研究它的色彩和形态。“这个多肉太可爱了,颜色超好看,小小的,好可爱,简直没有抵抗力。”团队成员郭玉琳兴奋的表达她的想法。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园艺 摄

       在参观途中,成员们发现大棚中不止有多肉,还有其他的花木,十分漂亮,有的形态还十分有趣,图中的团队成员正在观察这些盆栽。“我们大棚中以多肉种植为主,它的销量也是最好的,其他的花草我们也要有一点,增加品种的多样性。”张恒先生解释说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园艺 摄

       参观完基地后,在张恒先生的邀请下,每位团队成员都认真的挑选了一珠多肉,每个人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还摆了一个举杯相碰的造型,以此表达内心的兴奋与激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园艺 摄

       图中团队成员正在挑选自己喜欢的盆栽,经过多重对比,她终于选定了自己最中意的那盆。“这个最大,有点像小白菜,放在寝室好养。”团队成员陶永莉边挑选多肉边说。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园艺 摄

       在走出基地时,团队成员看到出去的通道里摆放了许多多肉的叶片,品种与大棚中的大同小异,但形状更大。“多肉繁殖方式有很多,有嫁接,叶插,扦插,分株,播种,根插等等,我们用的最多的就是叶插,这个是我们用来叶插的叶片。”张恒先生热心的为团队成员讲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园艺 摄

临近上午9点,成都太阳也变的炽热,基地大棚内的温度也超出了人体舒适范围,张恒先生表示:“我们在夏天的时候基地工作人员上班时间为早上7点到9点,下午6点半到8点再来看看,夏天太热了,人受不了。而且本来夏天的植株长势也一般,也不需要太多管理。”于是团队成员便在张恒先生的相送下离开了基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园艺 摄

(原报道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38821&app_version=1.0.4&sid=121858&time=1534324919&signature=Oz5NPeoJjl0pEAqLZYQM4q5kGYiZWQ4692Vrk3gBdwXDyWK8bv&sign=71d14b746c6a9161b9b11eb506840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