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16日中午,印有“熊猫村,由你来守护”的大横幅出现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的校园里。这是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实践部的同学在为“我为熊猫代言——寻找高校熊猫村守护使”大型社会实践公益活动设点宣传,希望能有更多关心大熊猫生存状况的同学们加入其中。
“我为熊猫代言——寻找高校熊猫村守护使”大型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启动,面向全国高校(本科生、研究生)招募51组熊猫村守护使(1名形象代言人+1个社团),深入51个熊猫村开展熊猫村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冲突调查研究、特色生态农产品或文化资源挖掘、熊猫村社区公共文化营造或留守家庭亲子幸福教养培训等志愿扶贫及研学旅行工作,一起推动1864只野生大熊猫、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和100多万熊猫村村民之间永续发展,一起倡导公众对参与保护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的责任与行动,践行可持续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还大熊猫绿水青山家园。
设点宣传时,通过回答趣味科普问题而赢得蛋糕吸引同学们积极了解并参与活动,“中国古代哪个朝代把两只大熊猫作为国礼送给了日本?大熊猫有几个手指?大熊猫一直吃素吗?”提出的问题让同学们在欢乐中了解到更多关于大熊猫的小知识。
一位最终赢得蛋糕的同学表示,“这个活动在最开始推出时,我们便被熊猫吸引到啦!通过加群,关注、转发微博等方式积极了解相关资讯,希望为大熊猫的保护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除此之外,还有同学对于此次社会实践提出更多想法。“现在同学们的注意力大都集中放在大熊猫身上,其与小熊猫之间的保护力度差异极大。但实际上,在过去的50年里,由于栖息地大规模减少以及人类狩猎活动的影响,小熊猫的种群数量减少了40%,已列入世界濒危物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我希望在以后可以有一些活动能够来关注小熊猫的生存状况。”这番话引起在座同学思考,活动策划人表示会积极了解相关资讯,完善活动方案。
“这个活动出发点很好,结合专业,围绕野生大熊猫保护。”我院党委办公室主任侯维说到。她还表示在野生大熊猫栖息地寻找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路径,是紧紧围绕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共生的基本方略来进行的,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也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投身祖国建设的良好的实践方式。
据悉,此次活动线上微博发起守护熊猫村话题阅读量达40.3万,讨论达千余次,线上报名400余人。此次活动升级2018全球熊猫情书暨高校云养大熊猫创意挑战赛,增加为“我为熊猫代言——寻找高校熊猫村守护者”大型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旨在倡导公众对参与保护以大熊猫为主的生物多样性的责任与行动,践行可持续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还大熊猫青山绿水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