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动物病理学家,中共党员,我校动物医学院冯泽光教授于2018年2月27日18时不幸逝世,享年90岁。
冯泽光教授1928年12月生,四川成都人,195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牧医系兽医专业,留校任教,1982年任硕士生导师,1987年任教授;1992年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3年11月退休,曾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九届理事、畜牧兽医学会病理学研究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副理事长;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第四、五届副理事长,四川省农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1983年任四川科技顾问团第一届成员,曾任《畜牧兽医学报》编委,《四川畜牧兽医》副主编。2000年入编《共和国农业专家名录》。
冯泽光教授长期从事兽医病理学教育和科研工作,为该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从事兽医病理教育和科研工作40余年,先后培养了大量本科生和12名硕士研究生,政治上忠于党的事业,工作上认真负责,勤勤恳恳,治学严谨,不辞辛劳,不畏艰苦,曾获四川科学技术大会先进个人奖,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3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他在国内首先诊断出羔羊白肌病、猪食盐中毒病、绵羊泰勒氏焦虫病、牛蕨中毒病、耕牛水肿病和绵羊痒病等,尤其在我国发现和扑灭绵羊痒病、防治畜禽硒和锌等营养缺乏和中毒病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我国动物病理学教育和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冯泽光教授治学严谨、言传身教、不计名利、甘为人梯,为我国兽医学科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
冯泽光教授退休后,仍关心学校和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热心为师生服务,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校新闻网报道连接:http://www.sicau.edu.cn/news/news/2018/0228/32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