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下午,应动物医学院和预防兽医研究所邀请,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教授,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参考实验室首席专家田克恭教授做客动医学院教育部创新团队教授学术论坛,在成都校区1教301会议室为动物医学院师生带来了题为“我国兽用生物制品的研发方向”的学术报告,动物医学院副院长、预防兽医研究所所长曹三杰教授主持报告。
田克恭教授的报告指出:我国兽医生物制品的发展趋势由猪禽疫苗为主已转为多品种类别并举研发的趋势。我国兽用疫苗的发展方向:一是传统兽用疫苗的质量提升主要方向是毒株改造、细胞改造、悬浮培养技术和高密度发酵技术;二是基因工程疫苗的突破主要方向是亚单位疫苗、活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等,其中大肠杆菌表达、杆状病毒表达和酵母表达系统是重要研发方向;三是治疗性抗体的主要方向有免疫用抗原基因工程化的免疫血清(卵黄抗体)、宠物用的免疫球蛋白和单克隆抗体;四是对我国兽用诊断试剂的研发要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重点讲解。
田克恭教授结合自身的丰富科研经历,以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在报告中既交流了学术思想,又给予同学深刻的研究指导和方向指引,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报告会后,田克恭教授与在座师生就蛋白表达系统、疫苗制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人物简介:
田克恭,博士,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教授,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参考实验室首席专家,第二届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专家组组长,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生物安全主任评审员,中国兽医协会理事。先后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创新贡献奖(杰出人物)”、“科学中国人2011年度人物”、“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原学者”、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同时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主编《人与动物共患病》等著作5部,参编26部;在《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3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21篇,发表于《PLoS one》关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因确诊的论文被《Science》等学术刊物他引270次。
获第八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产业化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成果3项;获国家级新兽药证书8个;主持制定兽药国家标准13项,参与制定11项;获发明专利21项,其中1项为美国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