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四川农业大学蜀光队来到了屏山县龙华镇,一支由5人组成的队伍,在这里,开始了他们实践活动的第一段征程。
龙华镇是一个历史古城,富硒茶,红心猕猴桃搞得风生水起,但拖着发展尾巴的却恰是交通和宣传问题。
立足文化优势,发展旅游产业
林竹之乡,百年老桥,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正在蓄势待发。“龙华镇是一个文化名城,它的美值得更多人欣赏,我们很期待一个全新的龙华”,一名本地的队员说道。
到了龙华,稍作休整后,一行人就迫不及待地拜访了彭镇长。“把路修好,宣传八仙山和世界第一立佛等旅游景点,打造4A级景区”,谈及龙华旅游业的发展大计,彭镇长脸上是难掩的喜悦。龙华古镇已历经近千年,商肆民居、多台石路、石刻造像……历经岁月冲刷,这座城,更多了一股横亘古今的韵味儿。但因为多年来缺乏保护,一些地方遭到了不同程度,甚至无法逆转的损害。要实现真正地保护,还需要更多人的关注。
转变发展思维,种植养殖双管齐下
富硒好茶,由粗到精,一个规模化茶产业在求索中壮大。龙华镇的稻田村以种茶出名,蔚为壮观的茶山,漫山遍野的茶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据稻田村的刘支书介绍,龙华种的富硒茶,有极高的抗癌功效,但因为茶民采摘技术不到位,加工技术的落后,茶叶的实际经济价值并不高。为了突破发展瓶颈,村里出资购买大型现代化加工设备,准备向茶叶精加工转变。除了富硒茶,村里还请来了沐川的专家,指导成立了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注册了商标仙山绿缘屏山县旭丰果业,“现在村里种了200余亩,平均每亩产销2万元,如果利用网络实现远距离销售,效果会更好!”
相比种植业上的风风火火,养殖业总欠点火候。因为缺乏技术指导,没有正确的防御措施,养殖下来总是损失惨重。据此,蜀光队咨询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专家,帮助解决禽、畜牧卫生等疾病问题,给予养殖方向和如何养殖方面的建议。
扶贫政策需落实,干部村民一条心
在对几十户村民的调查走访中发现,龙华镇大多数村民都已脱贫,人均年收入达到3624元以上,但普遍对扶贫政策不够了解。关于干部的扶贫工作,村民们都是赞不绝口,一同前往猕猴桃基地的人群中,有一位村民大叔,他说道:“10年来,刘支书为了村里付出了太多,不管到啥时候,他都是我们所有人的村支书。”
为了2020年全面小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医疗,卫生,修路等各个民生领域均有涉及。屏山脱贫一小步,全面小康一大步,蜀光队,在这个暑期,助力2020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