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无论离家多远,每逢节日都会回家,告慰先辈,团聚亲友。毕业的学子,无论毕业多久、身在何地,都会回到学校,感恩老师,回首青春。今天,是母校川农110岁生日。各地各届的动医学子们都回到学校,回到家。
回家,因为有期待的重逢
雅安的婆娑晨雨刚刚停歇,56级校友罗泽玲和她的家属便风尘仆仆来到了动物医学院校友接待点。就在返校前一个星期,这位学校迁雅后的第一届学生就开始积极地联系学院,希望能回母校看看。岁月的流逝仿佛并没有留下痕迹,校友仍然精神矍铄,谈起往事历历在目。正巧在登记校友信息时,她发现自己的班主任在10分钟之前刚刚完成报到,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当即请志愿者“一定帮忙联系到”。她口中的班主任也是校友,兽医52级的余广海教授。当得知自己第一届的学生返校报道并期待与他的见面,余教授的脚步也变得匆忙起来,这相隔近30年的见面,便匆匆而至。见面的激动,说不尽的往事,成为了这对往届师生的共同话题,也给我们后辈拍摄这难得画面的机会。回家,就是追忆往事,诉说恩情。
(重逢的罗泽玲与余广海老师)
回家,因为每一点变化都让我自豪
“我们15个人,一起回来迎校庆!”兽医89级校友一行人有说有笑地到达动物医学院接待点。“学校一年比一年好了,今年的志愿者们素质也特别高,能亲眼见证母校的前进脚步真的打心底里感到高兴”,其中一位校友感慨道,“我们从各个地方组队回来,也是想聊聊往事,看看母校的新变化。”返校校友的“组队”大军中,还有一队兽医63级的校友。他们各个都非常高兴能回到母校见证110周年华诞。当得知学校的住宿安排比较紧张时,一位校友主动提出暂时“离队自筹”伙食住宿,为校庆的顺利进行尽一份力。回家,就是见证进步,助力发展。
(兽医63级校友)
(重逢的校友耳语诉情)
回家,因为我在您怀里长大
没有听从医生手术建议,一个人从武汉到雅安,77岁的57级校友王永璋为了再见母校一面、再为学校尽一份心意,执意回到了母校。沉重的背包和行李箱没有阻挡老人的脚步,胳膊上的绷带也没有束缚住她对母校的爱。登记完校友信息后,她从背包中郑重地拿出一个红包,手书“祝母校每天不一样”的祝福是她对母校深情最简单却最真的表达。“百年校庆的时候,我就表过我的心意。转眼十年又过去了,川农110年校庆,我这份心意也一定要送到,这下我也就如愿了。”在祝福母校的同时,她也对我们后辈川农人给予了期望,“大学是一个广阔平台,咱们农大的学生出去干工作是很棒的,一定要努力!”回家,就是感恩过去,期望未来。
(放弃手术回校送祝福的王永璋)
回家的故事一直在讲述,我们的校友对母校的感恩与期待也一直在延续,更是川农大的薪火相传。心系母校,让我们从心祝福:母校,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