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院临床兽医学系2012级博士生刘学涵以第一作者、以钟志军和中国林业科学院大熊猫研究中心何廷美为并列第一作者,导师彭广能教授为通讯作者,四川农业大学为第一单位在Parasitology International(国际寄生物学,IF=2.302)在线发表题为A new genotype of Cryptosporidium from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 in China(新发现:隐孢子虫大熊猫基因型)的研究论文(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3576913000809#)。该研究首次从57份大熊猫粪便中分离出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经18S rRNA(18S小亚基)、HSP70(热休克蛋白)、COWP(卵囊壁蛋白)和Actin(肌动蛋白)基因序列分析及种系发育研究等证实该分离株明显不同于国内外已报道的隐孢子虫虫种/基因型;同时通过对隐孢子虫宿主线粒体(包括大熊猫线粒体)分析,该分离株呈现明显的宿主适应性。因此将该分离株命名为隐孢子虫大熊猫基因型(Cryptosporidium giant panda genotype)。
隐孢子虫是寄生于人或动物胃肠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当前,人医认为隐孢子虫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6种腹泻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甚至将 其列为艾滋病(AIDS)的怀疑指标。本次研究的发现不仅丰富了隐孢子虫的基因型,而且为今后进一步对大熊猫及其他珍稀野生动物隐孢子虫感染的调查和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此,导师彭广能教授对该研究小组给予0.5万元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