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第三届“华为杯”宠物针灸大赛圆满结束
时间:2019-10-31点击次数:作者:陈炫审稿:宋三多



“肝主疏泄、容养筋;脾主肌肉,统摄全身水液;肾主骨,司二便”,“电针的低频脉冲电流能给患犬舒适感”……传统中兽医学经历悠久历史的沉淀,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疾病诊疗手段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分子,而且也是现代兽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0月25日下午,历时3月的第三届“华为杯”宠物针灸大赛在4教108圆满落幕,学院党委书记廖鹏、教授李英伦、副教授叶刚、副教授贺常亮、老师唐华侨、老师石先鹏、老师李巍与会并担任评委。经过初赛角逐,15支针灸队伍进入决赛。在此前的暑假社会实践中,参与度远高于前两年的86支针灸队伍“创新‘云’调研、悉心‘寻’优势、转换‘新’新方向”,从线上调研、案例实证和深入养殖一线三个维度深入“解密”中兽医。

 在临床案例分析环节,15支针灸队伍充分发挥动医学子的专业优势,运用中医辨证理论对自己收集到的病例进行诊断——4岁的法国斗牛,后肢麻痹、小便不利,是由肝脾肾气虚所致的气血瘀滞或湿滞,取后肢部分穴位进行白针、电针治疗,结合补阳还五汤补益元气……团队的精彩答辩展现对传统中兽医学运用的同时也激励了到场观赛的20级动医新生,“之前一直认为动医专业接触的只有西医疗法,今天听了学长学姐们的答辩,觉得中医疗法一点儿也不比西医差,我以后也要认真学习中兽医理论,争取站上下一届针灸大赛的舞台!”来自20级动医3班的张芳慈说道。

知识竞答环节从针灸手法、穴位判断和穴位主治立题,采取15支队伍循环作答的方式考查各个队伍中兽医基本理论知识。“犬后肢环跳穴主治病症是什么?”“后肢风湿、瘫痪和腰跨疼痛。”队伍精准快速的作答引来现场同学的阵阵叫好。

最为大家期待的针灸实操环节分为两个部分,成功晋级决赛的8支队伍需根据给出的临床病例分析,在7分钟内运用中兽医理论对其辨证分析、迅速作出诊疗方案并化身“小中兽医”,找准穴位、施针治疗。“3岁泰迪公犬发热、黏膜黄染,由肝开窍于目得出其病位在肝;大便溏泄、小便短赤,据阴阳辨证为阳性;脉象滑数表现为湿热之证。综上所述,此病为泰迪公犬的肝胆湿热之证。”“医路有为”队伍的徐维泓在最终的临床病例辨证中体现了扎实的中兽医学功底。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医路有为”队伍斩获一等奖,“观官狙灸,在猪之肘”“一起爬山”队伍喜得二等奖,“中兽医奥里给”“直达要害”“莫得感情”队伍获得三等奖。“在决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固然是一份鼓励,很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理论学习以外的实操平台,在比赛准备阶段和指导老师的交流中,我们由衷感受到中兽医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也意识到把所学化为所用是我们今后需要思考和付诸努力的方向。”“医路有为”队伍的徐维泓分享到。

“宠物针灸大赛是极具‘观赏性’的赛事,其每个环节都与解决临床实践密切相关,身为动物医学专业的同学,要始终牢记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性,虽然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同学表现的比较稚嫩,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我们要大胆实践、勇于实践。我们的宠物医院有很多资源,希望同学们多多走进宠物医院、扎根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廖鹏书记在比赛的最后激励动医学子。

据悉,本次“华为杯”宠物针灸大赛在技术有限公司的大力赞助下顺利开展。初赛环节,不同于以往仅仅针对所给病例,结合中兽医理论给出针灸治疗方案,经由评委老师打分评选入围队伍,更是将专业技能竞赛同暑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让同学们在亲身调研中体会中兽医发展的前景,以及为中兽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动医学子的“青年方案”,更有不少团队在初赛提交材料中给出了自己的调研报告,提出诸如“扬长避短,促进中西兽医的有机结合”,“注重中兽医人才培养”等促进中兽医发展的中肯建议。在最终的比赛环节中,通过知识问答的基础考核、临床实操的技能检验使得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学好专业,更用好专业,思考、传承和发扬国医知识,坚定守护传统文化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