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人物
【医家先驱】张冠儒——一生奉献于兽医教育与临床事业的大家
时间:2025-07-04点击次数:作者:审稿:宋三多

张冠儒,男,汉族,1920年9月出生。1942年10月至1947年7月就读于四川大学,期间在四川西康农校教书一年。1947年四川大学毕业后留任助教。1951年加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教育工会、成都科普协会。1956年8月起担任四川农学院讲师,1974年起兼任兽医院院长,1985年晋升副教授,同年12月18日退休。

多元教学路:桃李芬芳满园

张老师的专业领域广泛,涵盖人工授精术、家畜寄生虫学、家畜解剖学等,尤其对家畜解剖学及猪牛疾病诊断颇为熟悉。在教学方面,他承担了《家畜解剖学》《家畜外科学》《家畜产科及人工授精学》《家畜内科学和兽医诊断学》等多门课程及实习教学任务。他备课认真、讲课负责,善于将临床经验与理论结合,能从生产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地讲授知识,还会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钻研,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欢迎。他还积极参与教材编写工作,曾编写西南地区《兽医内科学》教材,以及人工授精技术、内科讲义,解剖学、外科学、产科学的部分参考资料,讲义、实习指导书等。

临床深耕路:医术精湛卓越

在临床实践上,大学毕业后张冠儒老师便投身兽医临床工作,长达三十余年。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仍坚持在兽医院看诊,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家畜内科疑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有独到见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与其他同行合作,对成都市乳牛结核病和乳牛精液的品质检查、储存进行研究,相关论文发表在《川大农学》杂志上。他也参与多项治疗试验,如“马、牛、猪破伤风病例”“水牛烧伤”“中草药治疗鸡新城疫”“骡腹膜炎”等,这些研究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0年代初,他治愈了马的破伤风,成为了国内该领域的第一人;1963年,成功判断出我院牧场100多头科研猪的病症为副伤寒而非猪瘟,控制了病情,减少损失;1968年,采用输液、解毒、利尿等综合措施治好60多头肥猪食盐中毒;1978年,主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好烧伤面达80%的耕牛。

学术团体路:交流合作共进

张冠儒老师不仅在专业上成就斐然,还积极参与学术团体,1951年加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教育工会、成都科普协会。他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1984年担任兽医院院长期间,工作积极肯干,任劳任怨,为兽医院的筹建和建设付出诸多努力,为兽医专业实习创造了良好条件。

张冠儒老师凭借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家畜疑难病诊断治疗及教学领域成绩卓著,为兽医教育与临床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精神和成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兽医工作者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