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2023暑假社会实践】川农学子下马边,领略乡村新面貌
时间:2023-07-23点击次数:作者:周欣竺审稿:宋三多

脱贫攻坚战已落下帷幕,广袤乡村正迎来欣欣向荣的美好前景。为深入了解如今的乡村图景,710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情系三农国医卓牧联盟的马边分队奔赴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下溪镇,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至今,实践进程已然过半,这片土地奏响的一支支建设秀美乡村的赞歌正为队员们以农业建功新时代的理想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

领导村民一条心,誓叫穷壤换新颜

712日至18日,马边分队共走访五个村,包括两河口村、石龙门村、金马村、大池塘村、鱼仓山村。其间,队员们与各村的村委会干部交流本村种植养殖基本情况以及开设的特色产业,并跟随村委会干部的脚步去到农户家里的养殖场或产业园区参观学习。其中石龙门村与鱼仓山村给队员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石龙门村的村支部书记莫口依虎以8年的坚守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作为从大城市返乡的“山里娃”,如此拿低收入干累活的决定最初并未得到家人的支持,提及此,莫口依虎笑着说道:“看到群众笑脸的时候,才是我内心最富裕的时候。”

2018年当选石龙门村支部书记后,莫口依虎便以带领村民们脱贫为己任。在一个省定贫困村实现现代化,鲜有先例可循,更没有现成道路可走,其艰巨性可想而知。以莫口依虎为代表的村干部队伍带领人民历经艰辛,最终开辟了适合石龙门村发展的脱贫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逐渐稳定的奇迹。

干部与村民一条心,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村子贫困的面貌,石龙门村如此,鱼仓山村也是如此。在与鱼仓山村的支部书记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作为本村支柱产业的猕猴桃基地缘起一位村民——第一位种植猕猴桃的人,他在第一年收成之后尝到了甜头,便向村委会提议带动村民们一起种植猕猴桃摆脱贫困。收到提议后,村委会各干部积极深入山地里实地考察,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立足自身村子情况,借鉴各地脱贫经验,最后动员村民们建立了下溪镇最大的猕猴桃基地。大胆地试、勇敢地闯,鱼仓山村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山万水已跨过,仍往跋山涉水去

“今年以来,马边彝族自治县下溪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凝聚力促基层治理、以创新力促产业发展、以亲和力促文化交流,“三力”齐发,共画发展“同心圆”。下溪镇镇长颜士丁对实践队伍说到。

通过走访,分队队员了解到具备封闭式循环水育苗系统的润溪现代渔业项目已经在两河口村开工建设,预计将在今年完工;采用专业化集约种植的观大农业合作社已经在观音岩、大池塘村落地生根;具有完整产业链的现代青梅基地已经在素有“青池瑶塘”的美称的大池塘村铺就村民致富路。农副渔多管齐下为下溪发展“保驾护航”,真正实现党建引领和农村花式产业发展“双推进、同增强”。

纵使下溪镇人民已经跨越了千山万水,但并未停下脚步,而是向着更美好的未来跋山涉水。

淳朴民风动人心,愿出全力助发展

710日到达下溪镇后,这十天里,实践队员不断地收获淳朴的村民们的善意。

初到下溪镇,天气炎热难耐,乡政府人员便立即为队员们购置风扇;后至两河口村时,天公不作美,大雨滂沱,曲模阿喜老支书仍然笑着带领队员去往产业基地;街上的贩卖鸡鸭的村民了解分队的来意后,更是主动向队员们讲解当今下溪镇大多养殖户的基本情况以及面临的困境等。

恩泽如水,报恩不遗。715日,队员们于共和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摆摊为群众免费发放兽药。发放兽药前一天,队员们多渠道了解兽药的相关知识,明确兽药的用药禁忌等,并为了能让村民更直观地了解兽药,队员们结合自己所学制作了“典型症状展示板”。发放兽药当天,队员们详细向村民们介绍兽药相关功能及其用量,面对村民们的问题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答,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三下乡”精神。

“看到村民们的笑脸,我真的很开心,感觉自己真正帮到他们了。”分队成员杨欣宇说道。

重实践就是重发展,重实践就是重未来。本次社会实践中队员们力求将思想落在脚上,将理论用在手上,回应下溪镇政府及人民的期望,夯实高校与乡村政府沟通的桥梁。未来的一周,分队将走进村民家中,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下溪镇农业所面临的痛点,并结合自己所学与学院老师的帮助切实解决村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