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7月12日,四川农业大学动检202201班的四位同学,以及跨学院、跨高校组队的三位同学,通过线上问卷调研,倾听红色人物故事,参观红色纪念馆并分享心得开展此次活动,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党的二十大精神伟力。
线上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关于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对红色文化存在价值的理解以及对传承红色文化的看法等一系列问题,共设置了14个问题。小队成员通过朋友圈以及QQ空间等社交媒体进行传播,最后合计收到了30余份有效的问卷。据统计,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们运用最多的途径是观看电视直播网络社交媒体了解红色文化,也有一部分同学通过学校开展的有关红色文化、红色精神传承等专题学习活动了解。
同时,数据显示,大部分同学表示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增强了自身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加强了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加明确了青年的使命和担当,有助于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团队成员吕珂阳认为其能够让自己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自己的奉献精神,树立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畅游红色故土,缅怀革命先烈,激发红色动力。小组队员黎奇参观了位于武汉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后表示:再次来到这个具有深刻革命意义的地方,对历史的认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对革命先烈“抛头颅晒热血”的精神有了更深的敬意。小组队员王子鑫参观了遵义会议念馆后表示:传神且生动的雕塑和壁画给人昂扬的斗志和革命的激情,仿佛不屈不挠的革命前辈就在我们身边。小组队员贾新左参观位于家乡安徽的渡江战役纪念馆后表示:走进纪念馆,历史的庄重迎面而来,斑驳而又黝黑的步枪、陈旧但却实用的农用器具,虽然它们现在作为纪念品都安静的摆放在各个角落,但依然能够从展品简介的文字中感受到革命前辈的不屈与顽强。
(图为1贾新左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学习红色文化)
红色耀中华,精神传后人。学习红色故事,唤醒红色记忆,小组队员谢诗佳,杨梓锌,张佩阅读了《红色精神》此书,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红色经典故事,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的关键中克服艰难险阻奋斗不息、在内忧外患的多重压力下突破困境绝处逢生、在道道关隘和重重考验面前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她们表示:本书给人一种强大的精神鼓舞,勤劳俭朴、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为前驱、清介自守,这些中国共产党人最初的革命命精神,至今仍指导和淬炼着每个人的一言一行。
汲取红色力量,重温红色影视作品,铭刻红色记忆。小组队长吕珂阳观看的纪录片《滇中·红色记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们崇尚英雄、致敬英雄为创作宗旨,以致敬、缅怀、追忆革命英烈为艺术创作主基调,讲述了1926年至195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滇中革命斗争的历史。她在看后表示,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无数革命先烈,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上下求索,经受百般磨难,付出了鲜活的生命,成就了今天的中国。
(图为2吕珂阳观看《红色记忆》纪录片)
本次社会实践开阔了成员的眼界,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提醒大家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以革命先烈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激励自己在岗位上有担当,有作为,为祖国的发展增添正能量、为新时代的进步做出新的努力和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