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国宝先锋队为探索零星大熊猫保护与熊猫村社区经济平衡发展的解决之道,走进洪雅县的熊猫村——丛林村,开展相关方向的调研。
半山腰间,村民生活另谋出路
丛林村位于中华大熊猫保护地丛林岗附近,坐落在半山腰上,所有房屋沿着绵绵山脉向大山深处延伸。受大熊猫保护和退耕还林策略的双重影响,村民们不得不放弃原有的生存手段,不再种植水稻一类的粮食作物,而是选择其它方式谋生。
调研结果显示,村民最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蔬菜、茶叶、柳沙树、竹子等作物,此外则是通过外出打工获得收入。大多数村民都依赖于几种经济来源以维持生计,只有极少部分单单依靠其中一种过活。调研过程中,一位村民介绍道:“自从田地退回去了,也不能再种水稻了,我们村里的大伙儿就只有另谋出路,各种活儿都干。”
丛林深处,村民不务庄稼也可“丰收”
远远望去,围绕着丛林村的不是树便是山,怎样才能够让村民留在村里就能维持生计呢?丛林村的两位老骨干给出了答案。受访的大爷身着蓝衣,看起来十分健硕。“我一直种药材呢,在那山里边,我种重楼已经好几年了,再等一两年就能收了,能收一千多斤呢!像这样的野生丛林里,种药材最合适不过了。”
从任职28年的老支部书记那里,国宝先锋队的队员们了解到,丛林村独特的气候、优良的水质,造就了纯天然的优质茶叶,村民房屋后面的一大片山地也提供了足够的地域条件。因此,建造茶叶基地是带动丛林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不错之选。
丛林村背后的大山是天然屏障,虽然阻碍了粮食业的发展,但其中的土壤也正孕育着各种特色产业,让这大山深处的熊猫村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