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结束合影留恋。中国青年通讯员 徐凯 摄
再见,不负遇见。
今年七月,我很有幸能加入川农“蒲公英”志愿者支教团队,这次资阳乐至为期10天的支教之旅,让我既开心又不情愿,开心的是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支教,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不情愿的是:这是我第一次暑假不回家,算来自己也是近有半年没有回家。活动已经过去一月有余,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收获颇多。志愿者拖着行李箱走在去往学校的泥泞公路上。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田焱 摄
学校位于一个拆迁村子,一路上的房屋破旧不堪,有的已成危楼,杂草丛生,没了一丝人烟。跌跌撞撞走了七八百米,到了学校,衣服竟在不知不觉中被汗水打湿,现如今只有学校门口还剩两户人家没有搬走,学校独自屹立在这荒草中,坚强而挺拔。见着如此条件,有些心酸,不觉红了眼眶。见过了成都春熙路的繁华,见过了学校周围的宁静,却没有见过这里的艰苦环境。
在和值班老师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在村子里,很多家长外出打工一年也不见回来一次,导致留守儿童日渐增多,只有家里老人看管小孩,无法担任教育孩子的重任,孩子们缺少关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充满好奇,支教团队整合动物医学院学子的力量,给孩子们带去正确的引导,送去温暖。
夏令营活动摆脱了课本的束缚,从生活从艺术从体育等方面开展。“手指舞”为中国点赞。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彭雪霁摄
豆子画,开拓孩子们对于画画只能用笔做画的观点,不同的豆子,不同的颜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彭雪霁 摄
“折一只玫瑰,代表我爱你”,听到了志愿者这样讲到,我们一年级的杨文国小朋友就决定了要折一只红色的玫瑰给奶奶,因为奶奶喜欢红色,多么纯粹多么深的爱。志愿者教孩子们折的玫瑰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彭雪霁 摄
安全教育“中暑、消防、溺水”,减少事故的发生;有奖竞答,提高孩子们对于知识的兴趣;你画我猜,将一群不熟悉的孩子们变成好朋友;禁毒教育,为了孩子们,为了孩子们的亲人,禁毒教育势在必行。 禁毒教育主题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彭雪霁 摄
在走访家庭中我们了解到,这里的孩子大部分需要五点起床,帮忙家里做完农活,才能来上学,还有的孩子因为家庭缺失的原因性格变的孤僻。志愿者们和孩子们手牵手,渐渐的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深处,送去温暖,为这些留守儿童带去关爱。
十天,也许太短,匆匆流去,孩子们喜欢和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学习,一起做手工一起跳橡皮筋……在这里的十天我们都一起经历。眼看就要到了离别的日子,志愿者教孩子们折信封,一张洁白的A4纸,折成小小的信封,装上想对我们的说的话,配上那一幅幅童趣又可爱的画,竟也红了眼眶。离别前一晚,志愿者也将折好的信封拿出,我们在办公室里给孩子们写下自己的祝福,字里行间都是对这份跨年龄友谊的不舍,一句句的叮嘱,只是希望他们变的更好,这一别就不知多久才能再见。志愿者给每个小朋友的写的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兰恬静 摄
启程,离别,珍重,愿生活待你静好如初。“蒲公英”与你们一同成长。(通讯员 田焱 黄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