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外媒视角-暑期实践篇】情系三农:“三下乡”乐至支教
时间:2018-09-04点击次数:作者:罗静怡审稿:宋三多

中国青年网资阳9月4日电(通讯员 罗静怡)为响应国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号召,“蒲公英”团队深入资阳市乐至县童家镇文峰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开展“感知缤纷四季,体味多彩人生”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抱着一种紧张又满怀期待的心情,我们于7月24日抵达文峰九义校,经过一日的奔波,却还未能歇息,紧接着做饭收拾,一切从零开始。吃食要自行解决,睡硬床板,蚊虫叮咬水土不服也已是常态。支教的条件着实艰苦,但回想起来这十天的旅途中当时觉得的苦涩细细品味也有回甘。
仍记得第一次见面时,孩子们的羞涩与胆怯,在一天天的相处之中,熟悉起来。八点的课程他们会早早地到来。从不知所措地呆站着,到与我们互动,最后甚至催促我们快些起床。“哥哥姐姐,快起床,上课啦!”便是志愿者们每日起床的闹铃声。 孩子们采摘叶子压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彭雪霁摄
此次我们制定的主题分为新生初春、活力盛夏、丰收金秋、神秘寒冬四个板块,我们前期已经对本次支教活动进行了具体的课程安排。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在“一年四季”中,感悟生活的丰富多彩。前期制定的教案中囊括体育运动、绘画、文艺活动、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但实施起来却也是困难重重。从讲授的形势到互动交流,我们扮演的角色从传授者到引导者,从压花到豆豆画,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呈现在眼前,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发现孩子们的创造力非常。
越来越熟悉之后,我们从教学的老师变为孩子们生活中的朋友,真真切切地了解到了孩子们的生活。原来每天孩子们都要早早起床为家里做农活,之后才能到学校上学。不同于城市孩子对于学习的情感,他们对于知识,对于学习的渴望都是极其真切的。时常有孩子会抱着书,缠着问我们问题,当面对他们对知识如此渴望的眼睛时,志愿者们明白其所承载的责任是极其重大的。我们不仅要为孩子们带去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期、带给他们全新的视角,也要让他们对自己未来的方向更明了、清晰。 志愿者们与孩子们的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彭雪霁摄
十天的支教时间是短暂的,我们带去的物资也是有限的。但这十天的记忆是永恒的,收获是丰富的。在第十天离开之前,我们分发了物资,并分别为每一个小孩子书写了信,虽然我们离去了,但情谊永存。短短十天自然难以对当地有实质性的帮助,但“蒲公英”团队的志愿者们表示将一如之前的七年,持续为支教助力。

(原报道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38821&app_version=1.1.0&sid=168921&time=1536031435&signature=krVMYqRmZGljQD8pAPB3aDNq9ACzwm4Xy9O06evWJwbxoN5KLz&sign=ce153e0a1164363148b0a8fc1d5f4b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