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达州8月29日电(通讯员 周海洋)7月22日,四川农业大学“医家同行人”来到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蒲家镇屈沟村童伴之家,开始了暑期乡村夏令营活动。不知不觉,为期十五天的支教活动已经结束。这个过程让我学习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寥寥数语只能表达我感触的冰山一角。这次支教的经历,是我人生中的精彩瞬间,难以忘记。
为了这次支教活动,医家同行人支教小队从三月份开始准备,写策划书,招募面试志愿者,为了购置智慧书包等物资筹集善款,参加教学培训,等等。为了带给孩子们更好的教学体验,为了带给他们更好的物资,我们医家同行人支教队里的每个人都为之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直到正式出发时,我才略微安心。
正式开始上课,我们又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无论我们课下准备了多少,当真正站在课堂上时却是完全不一样,看着讲台下睁大眼睛望着我们、脸上满是渴望知识的神情的孩子们,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除了语文英语等常规课程外,还开设了很多特色课程,比如绘本课,儿童性教育课,3D打印课,等等。绘本是最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它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构建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儿童性教育课程旨在通过教授生理知识,帮助孩子们正确认识“性”的同时,更好的体会母亲的不易。3D打印课将前沿的科学技术带到了孩子们的课堂,不仅开拓了孩子们在科技海洋里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爱好,也为今夏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再添创新的一笔。
我们带给他们的除了课本的知识,更多的是另外一个更大的世界,我们一起分享世界的精彩。
绘本课上,孩子们正在表演《南瓜汤》的故事。孩子们很开心,很喜欢这种有趣的模仿,争先恐后的举手,想要上来表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海洋 摄
在支教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令人感动的事情。比如有一个年纪特别小的妹妹,特别喜欢黏着我们,一声声叫着“姐姐”。字都不会写的她,在我们临走时,哭的泪眼汪汪,递给我们一张画满了小花的纸,那一刻,我们也差点哭出来。十五天的朝夕照处,我们和每一个孩子的感情都很深,但是我们知道,有相遇就有离别,我们只有尽可能的教给他们很多知识以及面对生活的勇气。
这次支教活动,我受益良多。支教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公益心却一直在,我们会不断努力,为乡村教育继续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