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外媒视角-实践感悟篇】三下乡:走近向峨乡,了解废墟上的十年
时间:2018-08-29点击次数:作者:李念灵审稿:宋三多

中国青年网成都8月29日电(通讯员 李念灵)我有幸参与川农“六个核桃”团队,作为大学生三下乡团队中的一员走进都江堰向峨乡,了解向峨乡经历“5.12”特大地震后的十年变化。
       向峨乡位于都江堰市区东北部,地理位置偏僻,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大面积受灾,其中有95%房屋坍塌等大灾情,是重灾区之一。尽管经历了一次次生死存亡的挑战,向峨乡如今渐渐涅槃重生,其发展也是未来可期。队员专访向峨乡家庭农场负责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姜雪 摄

不抛弃,不放弃

       曾经的重灾区,如今的旅游圣地。即使眼前是一片令人绝望的废墟,向峨乡的人们也从没有放弃,亲手用一块块砖一片片瓦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家;政府也从各个方面应援灾区灾民,各类补贴补助纷纷到位,灾后重更是加倍助力;各界爱心人士在向峨村受灾后也是纷纷献出爱心,为向峨乡的灾民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送上了一丝安慰。如今向峨乡不仅建有以“四川省省级示范休闲农庄”茶溪谷家庭农场为代表的企业,还建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着力打造中国猕猴桃山地运动旅游休闲绿色小镇,助力都江堰市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建设。小小的向峨乡没有在灾难后被人们遗忘,而是汇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与关心,让他们在那些悲伤的夏夜看见了闪耀的温暖的星星。以前的我没有真实地体会过什么是来自社会的关爱,如今通过在向峨乡的实地调研采访,让我对我们的社会发展更加有信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抛弃、不放弃”,这是有情有义的中国社会。

团结就是力量

       自大地震后,在各界帮助下,向峨乡积极发展,鼓励企业建设,帮助村民就业,增加收益。村民也互帮互助,齐头并进,正是在这样的大团结的力量之下,向峨乡经济获得飞速发展,诞生出众多独具当地风格的特色企业。企业茶溪谷家庭农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政府的认可和支持下,现其综合年产值可达2000余万元,累计带动农户2320余户,解决了当地100余人的务工及就业问题,未来还将在向峨乡建立国际旅游度假区,与当地民众一起进一步推进向峨乡的发展。四川农业大学张强校长曾道:没有农业的进步,就没有社会的小康。今天的向峨乡在灾后找到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推进农业,旅游业不断发展,鼓励民众一起创业致富。政府干部与民众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团结精神,令我为之感动,这样的向峨乡何愁发展?倘若我们人民都与政府的团结一致,共同发展,我们的中国定会发展得更加强大。
       尽管遗憾没能在十年里亲身参与到向峨村的灾后重建,但是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已经感受到了经历“5.12”特大地质灾害的十年以来,即使满身疮痍,疲惫不堪,也依旧顽强崛起的中华精神,了解到了政府对灾民的关怀与帮助,认识到了人性的善良,更重要的明白了人们互帮互助、坚持努力、共同奋斗的精神才能重振家园,并且将家乡变得更加美好。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都江堰之旅着实令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更有责任感与使命感去努力学习,更要在此基础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实现我作为一名青年人、川农人的时代价值。

(原报道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38821&app_version=1.1.0&sid=155580&time=1535512814&signature=pAG6vDYbegoP2Owr90x84KRNLOHXor1jVBXQnmqNLEMRyzZ3lW&sign=b4e62bf1086deecb5b8cc36bd363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