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外媒视角-实践感悟篇】织阳感悟:因为遇到你们,让我学会成长
时间:2018-08-29点击次数:作者:李超审稿:宋三多

原本以为度日如年的支教生活没想到因为遇到了你们而想时间过去慢一点。眼中还是你们对知识的渴望,耳边还是你们一句句亲切的叫我们老师和最后结束时候你们齐声歌唱的声音。

       7.22日我们顺利抵达老鹰乡,并且在23日进行招新。“老师,报名需要什么条件啊,我下学期三年级可不可以参加”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注视着我,从眼睛里面我看到了一种天真以及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当然可以,不过我们今年只开设了四五六年级,没有开设三年级,你可以参加三年级的课程。”
       依稀记得同年级的自己只顾着贪玩,从来不愿意参加课外的补习班或者主动地学习知识。反观这些孩子,放弃了在外面游戏的时间,愿意在教室学习知识。

志愿者给孩子们讲解题目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超 摄


       “何晋荣,你过来带这些孩子去填下表格”队长的命令打断了我的沉思。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一首送别让我久久不能忘却和孩子们相处的21天日子,他们给我们带来太多感动。

       我们带着少年的热血激情澎湃的来到老鹰乡,拖着大包小箱的,仿佛立下豪情壮志。但是这群少年殊不知前方的困难不断地让他们的热情磨灭。

       “哇,好热啊,这里不仅仅没有空调,连风扇都没有,怎么度过接下来的20多天啊。”面对艰苦的住宿条件,志愿者纷纷抱怨道。的确面对没有风扇,房间不够,没有热水,蚊子多......方法总比困难多,没有风扇,我们找了村民借了几把风扇,蚊子多,我们便多买蚊香,房间不够,男生们便纷纷绅士的将房间让给女孩子们。面对种种困难,志愿者们纷纷想出更多的办法去迎面克服和解决。

       接着,克服了基本的问题。我们开始了我们的夏令营。

       “老师,能不能给我借下你的扇子我扇会,好热啊。”孩子们在教室里面纷纷响应到“对啊,老师太热了怎么上课。”我看着孩子们被汗水浸透的衣襟和他们额头上的点点汗珠,我心疼的回答道“快了,过几天我们就换个教室,里面凉快点。大家现在先坚持好好学习”四五年级的孩子众多,但是教室只有一间,并且狭小没有电扇成为了我们当前的最大问题。

       有问题就找村长解决貌似是我们前期的所有概括。可是这次连村长都不好解决的问题却让好心的学生家长以自愿贡献自己门票得以解决。我们彼此不认识,但是却怀揣着同一个梦想:让孩子们茁壮成长。我们尽着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像老鹰一样翱翔在蓝天。

孩子和志愿者们一起做游戏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育聪 摄


       由于早上上课时间较早,在集市那天,志愿者们不仅要早起做饭还要提前去买菜,再加上晚上熬夜开会改作业和备课。饿着肚子或者匆匆忙忙的扒几口饭早已成为我们志愿者的常态。

       和以往一样,拿了一个馒头便去上课,课间休息的时候在商店买了一份泡面。突然商店老板给我拿了一根火腿和一瓶饮料,说是一个孩子已经付了钱的。望着孩子对我的微笑,仿佛是天使一般的,仿佛那个时候我眼中的他们也不再那么调皮。

       短短二十多天的相处让我们对彼此充满感情,不仅仅是孩子和我们,就连我们志愿者也是。

       我们在一起互相深夜一起批改作业,互相吐槽厨艺,一起大老远逛过并没有卖什么东西的庙会。也一起面对困难,一起在这短短的21天为两位同学庆祝生日。虽然分开,但是依然记得队长在看着我们一个二个离开时候的眼泪,看到那个平时是我们开心果的雨琴在角落里偷偷哭泣。我们都是川农的学子,但是可能四年都不能见一面,但是织阳让我们彼此互相结交。

志愿者们和小孩子一起为了张楚妮同学生日包饺子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超 摄


      最美的相遇,总在不经意间走进心里;最美的缘份,总能绽放出最璀璨的徇丽;不为别的,只为友情的温馨,心灵的相依,朋友的真诚,缘份的珍惜。(通讯员 何晋荣)

(原报道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38821&app_version=1.1.0&sid=155475&time=1535511550&signature=NqP9pJjlO2MYzBWndV0karxr6Qu2lR45bxer3EwLKA6RG8yvXo&sign=1258487b11158b8c4070aad365d1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