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外媒视角-暑期实践篇】四川大学生三下乡:一片雪花,带领留守儿童感悟生命的厚重
时间:2018-08-28点击次数:作者:舒琰希 梁蓓蓓审稿:宋三多

中国青年网资阳8月28日电(通讯员 舒琰希 梁蓓蓓)留守儿童的现象一般只在中国被提及,也是中国近年出现的一个严重社会现象。其出现是由于现代化的发展而导致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留守家庭中,父母需外出到城市打工以维持生计,但由于无法担负过高的城市生活成本而不能接孩子进城或留在身边。

据了解,乐至县童家镇的孩子们50%以上都是留守儿童,没有父母陪伴的他们与外面的世界接触很少,内心的孤独与害怕常人难以体会。为了给孩子们送去温暖和关怀,8月1日-8月2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蒲公英”志愿者团队走进童家镇文峰九义校,以一片雪花为引,以“静幽寒冬”为题,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

童诗+绘本,激发阅读兴趣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将飘落什么地方去呢?”

“我会飞来飞去。”“我将落到地上”“或许下一秒我就会融化”志愿者启发式引导孩子们说出内心的想法。晨读时分,童诗《如果我是一片雪花》唤醒孩子们沉睡的身体。不同于传统的早读的是,志愿者通过诵读、唱读、分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们“花样”读诗。“传统的早读对于10多岁的孩子来说,难免有些枯燥,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新颖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此次支教活动中,我们也为孩子们准备了绘本杂志,希望离开之后,也能给孩子们留下有意义的事情。”

“主人公青蛙在寒冷的冬天冻得瑟瑟发抖,倒在了雪地上,可他的朋友们不怕冷——野兔有厚厚的皮毛,小鸭有温暖的羽毛外套,小猪有一层厚厚的脂肪。朋友们有的给他生火取暖,有的给他讲故事,小猪为他织毛衣,青蛙在朋友们的关爱下睡了一个冬天,终于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春天,朋友们因为有了患难与共的经历而感情更加深厚。”志愿者鹏鹏通过绘本故事《冬天里的弗洛格》向孩子们传递要互相帮助,关爱身边人的理念,故事过后,孩子们还有些意犹未尽。


角色扮演,孩子们对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彭雪霁 摄

  “我们希望以这种方式增加孩子们的视野,不让他们拘泥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身为少先队员要心怀祖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造自己的未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志愿者在课后向记者介绍道。

歌曲+绘画,感悟生命厚重

雪花晶莹剔透不染尘埃,成片的雪花堆积起来将世界装点成了白色。有它的地方总是那样的纯洁,那样的无瑕。即便它会融化,会消失,也将滋润了一方土地,奉献它最后的价值。

雪花这样,自然这样,人亦如此。“当我们衰老之后,身体会出现“故障”,各种机能也跟不上。身体细胞也会衰老、死亡,慢慢的,头发白了,背驼了,常常会记不清东西……”志愿者从细胞、生理、身体形态等多个角度向孩子们讲述了是如何衰老以及衰老后的各种变化。

音乐往往更容易带动起人的情绪,一首《当你老了》带小朋友们穿越到50年后,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他们想象自己老去的样子,通过绘画展示出来。“老了以后也要把自己打扮的很好看,也要穿花裙子”“我老了之后,要在一个小镇种花”“就算拄着拐杖,我也要打篮球”孩子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课后,瑞瑞小朋友说到,爷爷奶奶很辛苦,回家之后要帮助他们做家务,还要照顾好妹妹。

“十多岁的孩子都或多或少被自己周围环境影响,我们希望在这短暂的十多天里给他们埋下‘爱’的种子,学会爱生活,学会爱自己,学会爱家人。”

   
课堂上的孩子们总是那样认真,把注意力集中在志愿者身上。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彭雪霁 摄

  “蒲公英”志愿者团队成立7年来,一直致力于为乡村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尽一分绵薄之力。期待蒲公英的种子能随着风,飘的更远,拥有更顽强的生命力。

(原报道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38821&app_version=1.1.0&sid=153159&time=1535446414&signature=q9b8ne3myXKLv0lpjr2RaBplMxFmRV4xP5OAdZD6NYMBgwzVQG&sign=9838751b8e4199d29d26a4ac160cb44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