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外媒视角-暑期实践篇】看苍溪梨博园喜丰收,探“互联网+农旅结合”助脱贫
时间:2018-08-28点击次数:作者:陈珏汐审稿:宋三多

中国青年网广元8月28日电(通讯员 陈珏汐)为了了解“互联网+农旅结合”发展模式的运作,8月20日四川农业大学“e”心向农队来到“中国雪梨之乡”苍溪县城以西5公里处的梨博园探索此种运营模式在苍溪梨博园较为成熟的应用,为将其继续发扬并有利于更广泛的农村地区的扶贫工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根据采访了解到,苍溪梨博园充分使用新媒体和电商平台,利用梨博园得天独厚的特色自然资源——苍溪梨,将梨博园打造成一个集梨果农贸产业、梨花节特色旅游业于一身,融合梨文化民俗的特色博览园。其实现了特色产业和多方资源的融合,带动了周边农村地区增收,帮助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但其电商网点和平台的运营由于缺少专业人员暂时搁置。

该地电商农贸作为“互联网+农旅结合”助脱贫的关键环节,其发展还具有很大潜力,仍需多方继续努力早日将电商网点和平台的运营提上日程。

观梨博园丰收,初感农贸旅游文化协同发展

“梨中最佳者,施家梨,种出苍溪。”苍溪县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雪梨之乡,而且还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8月20日团队冒着骄阳亲身走进苍溪梨博园,团队所经途中路旁、山上山下都是硕果累累的雪梨树,园区内还设有梨文化长廊、梨传奇故事广场、梨壁画长廊等等用以宣传当地历史悠久的梨文化。

园区大门口的商铺大多都是丰收的果农,他们还热情地用刚从树上摘下的梨子招待了队员们,记者向其了解到近几年梨博园旅游业和梨文化发展让更多游客来到此地,也打响了苍溪雪梨的名气,雪梨销量年年渐长。

图为苍溪梨博园雪梨丰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欧阳玉涓 摄

      互联网+农旅结合模式助力脱贫

团队深入园区走访了苍溪梨文化博览园管理办公室,向工作人员了解到,梨博园前身是一个农场,自打建成后里面的梨子销量,果农和职工收入都翻两三倍。几年前梨子几角钱一斤,现在和旅游业结合发展可以卖到三块一斤,所以景区的建设也带动了周边的发展,带动了园区里的职工,工作人员向记者讲到:“以前办公室都是瓦房,现在是楼房。”

团队采访了工会委员会向主任:“梨博园雪梨的电商销售是如何运作的呢?”“我们这里首先是乡村旅游农业加观光的形式运作的,其次梨子都是梨博园的果农自行种植自行销售,收入所得归果农自己所有,他们可以通过苍溪电商综合服务中心的旅游特产网站销售,也可以通过旅游局设立的苍溪旅游公众号的微商城销售。”向主任热情地介绍到。

图为记者正在采访梨博园管理办公室张场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欧阳玉涓 摄

图为团队成员与梨博园工会委员会向主任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滢 提供

农村电商发展是关键但还需人员和技术

“我们门口还有一个旅游商品专卖店,有电商平台但是这里面工人文化素质都不高,不会操作这些。”梨博园的张场长跟记者谈到。农村电商的发展关乎梨博园片区果农梨子的销量,是梨博园利用“互联网+农旅结合”模式扶贫的关键环节,其首要就是建设好电商网点,并配备具有能够处理相应电商网销工作能力的工作人员。

张场长又对记者说到:“县上近几年也在加紧电商工作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也有来我们这边召开培训,我们会努力将电商网点早日投入使用,这对于梨博园雪梨的网络销售又是一条新的渠道。”

经过了在梨博园的走访,团队成员们都深刻意识到发展电商增加农产品外销的必要性。“希望梨博园这边的电商培训能够更广泛更高频的开展,培训出真正有能力管理好电商平台的工作人员,让专业人士用技术让梨博园的电商网点真正服务于当地雪梨农贸产业,进一步通过统一的电商平台和特色知名品牌扩大果农的雪梨销量,改善其经济状况,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扶贫,为努力实现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实践队长陈珏汐表示。

(原报道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38821&app_version=1.1.0&sid=152066&time=1535428541&signature=M3NRxPz8j0mdBYbOGDW91lQPejs86v4yAXV56qwogJEpkLK2eQ&sign=f962d67d7a56135890c044db2362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