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地震,而如今已是汶川大地震灾后十周年,经过十年的磨砺和艰苦奋斗,如今的汶川已破茧成蝶。我作为四川农业大学六个核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来到了汶川县绵虒镇,对当地震后十年以乡村旅游业为主走乡村振兴之路开展了调研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真切的体会到了这十年来汶川的蜕变,也深深地对民族对祖国产生了自豪之情。

政府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调研队员,向队员介绍当地情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冯郁涵 摄
“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走访绵虒镇羌锋村的时候我们分别走访了村干部和村民,而在走访过程中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汶川的变化。通过村民的讲述,我们感受到汶川大地震的惨烈也仍然能感受到村民对那场灾难心有余悸。“后来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修好了房屋温饱得到了保障,生活也一天天好起来了。”村民们笑着给我们讲述着这十年来在政府和外界的协助下,大家一起共同努力重建家园的过往,一桩桩一件件都满载着大家的辛勤和汗水得到了甘甜的果实。通过切身实地地感受村民们对灾后十年的讲述,我感受到民族的团结和村民为重振家园艰苦奋斗不怕艰难的精神,也让我对国家对民族油然而起深深的自豪感。
“知识改变命运”
在走访绵虒镇两个村庄并对两个村党委书记进行采访之后,我发现两个村庄乡村旅游业建设道路拥有共同的问题,即缺乏文化水平高的人才来引导村庄乡村旅游业的建设与发展。乡村建设缺乏人才来是目前乡村振兴的问题,正如教育问题向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关于乡村教育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2018年两会调查热点关键词中“教育改革”占到11.85%之多,而教育公平问题更是引人注目。在这次调研过程中这个问题更是十分突出,从对村干部的访问来看,村内大多数干部文化水平都不高,所以落实教育公平,加强乡村教育改革则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方向。而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大学生村官在绵虒镇的努力,让我领悟到我们应该珍惜现在学习的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在不远的将来为祖国的复兴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队员走访汶川当地政府工作人员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冯郁涵 摄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历经接近一个周的调研,走访了绵虒镇大大小小的村庄、农户和企业,心中感慨万千。无论是高大整齐的房屋、干净整洁的街道,还是和蔼可亲的村民、创新奋斗的企业管理者都让我感受到从国家到人民对建美好生活的迫切希望,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期待。汶川大地震发生之时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奋力抗灾,在震后这漫长的十年里党和人民仍然团结一心为振兴家园共同努力,正是怀抱着对明天的憧憬对未来的期待,才会让不同的人共同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建设之中来。正如十九大报告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不忘记最初的理想,才能脚踏实地继续前行。身为青年一代的我们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正是将满腔热血和自身才华贡献给祖国的大好时光,珍惜当下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才能成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通讯员 王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