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动医“织阳支教”团队连赴资阳市老鹰乡,以公益支教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助力留守孩童关怀工程。4年,84天的基础课程、心理团辅、“时光邮箱”、“义工体验”、“爱国教育”、“性知识教育”、“防艾宣传”等丰富课程体系和活动分支,夯实留守孩童德智美全发展的基石。4年,先后61人,虽然他们中有些人至今从未谋过面,但都因同一个信念“用同样青春,做件一生难忘的事——编织爱的阳光,温暖留守孩童的童年”汇聚到一个地方,做了让他们都觉得很值得事情。
“请把你讲给我听” 为你欣喜与你同当
每年支教课程开始前,团队都会提前到老鹰乡走访这里的四个行政村,了解老鹰乡约七成有留守孩童的家庭。根据走访收集和往年留底信息的参考下,以学院“支教联盟”基础课程设置和共性经验分享为基础,专门设定当年的课程体系,同时,还会根据留守孩童具体成长到的年龄段和家庭的情况,在结合当年课程教学的同时,融入心理和情感关怀。
因为长期教育监管与家庭温暖、尤其是父爱母爱缺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里的孩子们寡言、交往观念不正确等现象。“有些同学你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完全不理你。”,“他们很介意男女生交往,哪怕是正常交往的说话在他们眼中都十分避讳。”,“有些孩子甚至辱骂其他同学。”今年支教授课一周后,团队总结会议上,队员们总结自己“学生”的行为现状时说道。根据这些细微的觉察额变化,团队在往年把心理辅导放在课后和家访阶段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心理团辅”、“把你讲给我听”书信活动陆续上线。
心理团辅以团体小游戏的方式,从“把握交往力度”“倾听与理解”“交流与沟通”三个方面给孩子启迪。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打破自我封闭的约束,敢于表达自我;通过互动游戏开启交往新局面,打破男女交往僵局。“把你讲给我听”书信活动让孩子们陈述自我,老师们在回信中提及建议、传达鼓励。一封封书信,承载着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平日里调皮捣蛋的小男孩,也有让人心疼懂事的一面。”五年级“班主任”周能华回信时跟同伴说道。
“用心去关爱他们。希望能真正地为孩子们做点什么,让他们有所成长,哪怕只是为他们分担一点心事,提供一些经验与建议……我们感受到被孩子接纳的欣喜,也希望能够为他们做得更多。”队员们信息地在自己的自媒体或日记里分享参加书信活动的感受和“学生”慢慢接受自己这个“老师”的欣喜。
信笺承载美好未来 望你走出老鹰追梦
为让孩子们敢于正视自我,树立目标意识,引领乡村孩童走向光明未来,往年,团队会尝试在课程中融入一些开阔视野、人物事迹、励志故事等辅助课程,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年,团队特意设计了“时光邮箱”书信活动。
活动中孩子们写下“给一年后自己”的信,内容涉及一年时间里孩子们想达成的目标、想要完成的事情。下一年团队接力的队员带回,对实现目标的孩子进行奖励。
“想给孩子们带来思想上的引领,并实现内动力的激发。”今年团队负责人蒋鑫越回忆“时光邮箱”活动设计的初衷,“灵感来源于支教刚开始几天里的一节‘我的梦想’作文课,看到孩子们描绘梦想,表达对美好未来向往的时候,我觉得团队应该有所作为,助力孩子们走出老鹰乡圆梦。”
一封封小小的信,承载着孩子们的美好希冀,记录着孩子们成长的轨迹。活动后,队员们都表示会把“时光邮箱”活动传承下去,让助力孩子们思想成长成为团队目标,也希望借此将“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坚持不懈,金石可镂”的理念扎根于孩子们心中,激励他们走出老鹰乡,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去勇敢追梦。将“汇聚星星火,传递公益光”的团队口号落到实处,关注每个孩子的梦想成长,让团队延续承载更多意义。
怀揣与人为善之心 公益唤醒反哺情怀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生来单纯可爱,成长中向善向美的引导不可或缺。为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意识,引导孩子向美向善成长,团队特别开展“义工体验”活动。孩子们以敬老院义演、义务打扫的方式参与志愿活动,叩响心中善意之门。“爱是美德的种子”,以公益志愿为媒,让孩子们既是公益受益者,也是公益传播者。以志愿活动为载体,让孩子们初步形成公益认知,在公益体验中联想到学有所成、反哺家乡。
值得一提的事,团队每年成员中都有来自资阳的队员,同样在学院“支教联盟”中也有来自“织阳”的资阳老队员,向各支教团队贡献支教经验和标准化的基础课程设计。这些资阳籍的队员用自己的支教行动给家乡留守孩童们做爱心传递的榜样和示范引领,让每个留守孩童把在成长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困难化作动力,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将来用自己所学帮助家乡破解发展瓶颈,让以后的小朋友的童年丰富且充满关爱。
在今年的“结业典礼”上,支教队负责人问孩子们是否愿意走出老鹰追寻未来,像老师们一样站在老鹰乡的土地上将反哺家乡的火炬传递下去时,“愿意!”孩子们洪亮的声音回荡在校园里。
“听到这一声‘愿意’的时候,挺震撼的。”与动医团委合作公益支教4年的资阳市根矗奖学助学协会会长、一直致力于大学生反哺家乡公益支教的王少根分非常感动地向团队说,“我从来没想到可以让孩子们从小就形成这种意识,你们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很棒!”
“织阳”已在老鹰乡走过四年,并将继续走下去。“大学时光虽短,每一年都有新老成员变迭,但不变的是织阳‘编织爱的阳光,温暖留守孩童的童年’的信念。为了留守孩童快乐且丰富地成长,助力他们自信地走向更广阔的的舞台追逐梦想院网,与我们大学生反哺家乡与社会的情怀交织在一起,将会是团队延续的不熄动力!”队员总结者彼此共同的心声。
(学校新闻网报道链接:http://news.sicau.edu.cn/info/1078/474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