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青年网拉萨8月17日电(通讯员 刘虎 罗皓)为了进一步了解关于流浪动物方面的具体情况,8月14日下午,四川农业大学"医二三"社会实践团队到达西藏自治区拉萨大昭寺景区内,进行探访。
队员们通过对商家、游客及当地居民问卷调查,队员们对大昭寺景区附近流浪犬猫分布情况及居民看法有了一定的认知,将问卷结果整理汇总,并与市民李先生的谈话内容相结合,队员们结合专业特点认真分析当地流浪动物的未来。 走进大昭寺景区内,道路上除了游客之外还有许多去大昭寺祈福的藏族同胞,其饲养的犬只就跟在主人脚边一同行走。在为期三天的调研中,队员们发现,藏民们的犬只鲜有牵绳现象,且未佩戴嘴套,景区道路两侧常有三五流浪犬只结伴,亦或是躺在道路两侧汽车下,流浪动物并不畏惧游客,游客亦未表现出排斥。 当地市民李先生说:"拉萨目前流浪动主要物集中在各种街道、人群密集的区域,大部分人都会善待小动物,跑到家里的小动物都会有人给喂食,但相对来说领养比较少,藏民们和动物之间和谐的相处,所以一般很少看到牵绳的现象。"

大昭寺景区路边的流浪犬。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毛欣茹 摄
问到造成当地街头流浪动物数量如此多的原因时,李先生表示:"这边有很多在拉萨工作的人,他们养狗,但带不回内地。临走的时候送给他们的朋友,朋友就可能任他们在街头,或者直接丢弃成为流浪狗。"
根据队员们的调研,结果显示:近八成的人会关注流浪动物类的新闻,只有约两成的人从未关注过流浪动物类的新闻;对于流浪动物的态度也是积极偏多,对流浪动物表厌恶仅占一成;被调查的人中有66%的人表示经常在街道附近看到流浪动物,16%及18%的人表示经常在景区附近和小区遇到流浪动物;而他们遇到流浪动物时大多数的人会选择去给流浪动物喂食或者不予理睬,只有极少数人愿意把流浪动物送去保护机构和自己带回家照顾;并且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流浪动物的存在对城市的发展和自己的生活影响,仅有近三分之一人认为完全没有影响。
通过实践,队员们了解流浪动物保护以及宠物保护方面在当地还没有建设完全,还待进一步的提升来满足城市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需求,对此,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对流浪动物保护的紧迫性,并将积极投入到流浪动物保护以及宠物医疗建设方面的实践与学习中,利用专业优势,为此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