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外媒视角-暑期实践篇】川农学子三下乡:予你一支手语舞 舞出你的五彩斑斓
时间:2018-08-12点击次数:作者:岳玥 蒋鑫越 李曦娴审稿:宋三多

中国青年网资阳8月11日电(通讯员 岳玥 蒋鑫越 李曦娴)为拓展乡村孩子们的课外兴趣,培养孩子们关爱他人的爱心,8月6日,四川农业大学“织阳”支教团队于支教地开展手语课程,教授手语知识的同时,助力孩子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堂手语课 初悟手语魅力
      志愿者向孩子们介绍,手语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聋哑群体交流使用的语言,它用肢体传达人的意愿。
      “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手语呢?”一个孩子举手问道。志愿者回答:“我们学习手语是为了在需要的时候能够与聋哑人进行交流。他们在生活中很不方便,因为不能像我们一样说话,我们应不应该去关爱遇到困难的他们呢?”孩子们纷纷附和,表示赞同。
      此外,志愿者还简单讲解了打招呼等表示问候的手势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的手语,孩子们兴致勃勃,一直跟着老师比划着,并表示想要再学一些句子。

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学习日常手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蒋鑫越 摄

一支手语舞 舞出五彩斑斓
      在孩子们的强烈要求下,手语主讲人岳玥带领大家学习了手语舞——《成都》。一开始孩子们还比较生涩,只能读着歌词,半句半句跟随志愿者打着蹩脚的手势,教室里不时传来做错时孩子们的笑声。
      在手把手纠正孩子们的一些细节时,志愿者强调到:“手语学习一定要注意细节,不然很可能造成歧义,引来交流上不必要的麻烦,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经过反复的练习,孩子们已经可以跟着音乐一起打手势了,流畅优美的手语舞成了教室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在学习完歌曲后,志愿者提醒到:“手语歌曲并不是学习手语的捷径,其中的有些手势是经过美化、省略的,不能用作日常交流,可以把手语歌当成是学习手语的一个调节剂。”孩子们认真地点头并表示会牢牢记住。

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手语舞。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超 摄

“手语真好玩儿,还能和聋哑人‘说话’,感觉自己又学会一项新本领!”在志愿者询问大家感受时,一位小男孩说道。
      “我觉得如果大家都喜欢手语的话,聋哑人就不用担心啦!”一位小女孩补充说。
      在志愿者请同学上台用手语进行简单对话时,孩子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台下的孩子们也积极思考,热情的参与指正他们的错误,将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李小龙的‘你好’没比对!老师,老师,让我来让我来!”六年级殷浩雅跃跃欲试。“大家坐好嗷!表现好了才能上台的嗷!”一呼一应中,两个小时的手语课结束了。
      灵巧翻飞的手指,简简单单的动作,构成手语。孩子们在课下有时也会和其他小伙伴用手语对话玩耍。“他们用手语对话的时候,表明他们已经有了手语是一种语言的意识,这也是授课的初衷吧,让他们了解聋哑人群的日常,借简单的手语知识告诉他们要有一颗与人为善的心。”岳玥回应课程效果时如是说。

(原报道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38821&app_version=1.0.4&sid=114041&time=1533954223&signature=8xZry0KPXd5RYDQVznvq4vkxQrIp9L7GlE6go9mAJkeON2wjWB&sign=ba9499889f49bfc2842bcee0d3a57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