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绵阳8月9日电(通讯员 司月)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阳光雨露”支教团队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旨在“增进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与理解”的乡村调研活动。
“筑梦童心,放飞梦想”三台县2018年暑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第二期于七月二十六日开始,八月一日结束。在此期间,“阳光雨露”团队的调研小分队以“增进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为目标,通过家访当地留守儿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心理状态,再询问孩子监护人有关于孩子对于在外务工的父母的情感态度与生活习惯以及其与孩子的感情关系,进行为期三天的下乡调研活动。根据所得信息反映孩子内心对于父母亲情的陪伴与理解的渴望程度,对于部分心理情况特殊的孩子,则跟其在外务工的父母取得联系并且说明情况,告诉他们孩子内心的需求,以此构建起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桥梁,使孩子与父母双方能够取得更好的了解,促进双方的交流与理解,增加孩子的自信,减少孩子的孤独感与自卑感,让孩子能够在更多的关爱中健康成长。
“阳光雨露”调研活动的调查对象主要来源于参加第一期“筑梦童心,放飞梦想”三台县2018年暑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孩子。以孩子们给予父母的信件为切入点,从书面上大致了解孩子们的心理需求,筛选出那些与父母沟通方面存在问题的留守儿童以及家庭情况特殊的问题少年进行走访。调研活动自七月三十日开始,先后走访了鲁班镇与解放村。在调研期间,调研团队在寻找第一个调研对象的途中巧遇目标,并在其家中对孩子进行了由浅入深的采访,孩子爷爷奶奶的热情招待让人倍感温馨,大雨阻碍了团队前进的步伐,途中经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洪流寻村路探险,过程曲折但大家还是坚定信念迈步向前。在解放村调研活动中,有一位第一期活动结束后自愿留下来当志愿者的孩子为其当导游,并且为此次调研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为调研团队在村中的调研活动解决了很多问题。
根据为期三天的调研,发现这些留守儿童对于父母的关爱十分渴望。几乎走访的每个孩子都表示理解父母外出工作,也能够体谅父母的不容易,但是还是希望父母能够给予自己更多的爱与关怀。很多孩子成绩优异,在家里能帮着做家务,努力做到自己能做的一切,来孝顺感恩养育自己的人,但是,他们希望能获得父母更多的关爱与理解,比如在生病难过时能得到父母的抚慰而不是一句“你要坚强”;在开家长会时,父母能够出现在教室,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听老师诉说自己的优异表现……
“很多留守儿童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的父母进行沟通,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情感,父母也无法了解到自己孩子的真实愿望,造成双方的矛盾与痛苦,而我们,就是想作为一个桥梁,将父母与孩子连接起来,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够敞开心扉机会,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如同阳光雨露,一点一滴渗入孩子与父母的心田,使孩子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
根据实际情况,发现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绝大多数是因为家庭经济不乐观,因为自身与当地职位供应条件的限制,难以维持生计,而选择外出打工,导致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留守儿童的心灵如果不能够得以满足,将会为社会带来很大的风险,所以,增强扶贫力度,更加关注留守儿童,是未来发展道路上的重点也是难点。

图为调研小队与孩子的爷爷奶奶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司月 提供

图为调研小队巧遇调研对象并随其回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司月 提供

图为调研小队遭遇洪水但依旧探寻调研之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司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