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外媒视角-暑期实践篇】川农大赴乡村开展趣味性教育课, 给生命一个答案
时间:2018-08-09点击次数:作者:刘洁 兰恬静审稿:宋三多

中国青年网资阳8月8日电(通讯员 刘洁 兰恬静)7月30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蒲公英”志愿者团队来到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童家镇,在文峰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了性教育课程。从“细胞奇遇记”的讲解到《不要是随便摸我!》的绘本阅读,志愿者们用趣味的方式给孩子们科普性知识和自我保护知识,提高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我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猜小朋友们会说‘我妈妈告诉我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蒲公英志愿者们在备课时猜测了孩子们对这个问题的各种有趣的回答。

“大家有没有想过自己是从哪里来的?”面对课堂上的提问孩子们却没有预期的活跃,“我不知道啊”一个小女孩回答。面对孩子们的疑惑,志愿者用“细胞奇遇记”的方式从细胞是什么,到精子和卵子相遇形成受精卵,再到受精卵发育成个体,详细地为孩子们科普了生命的形成。

蒲公英”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不要随便摸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兰恬静 摄


我要勇敢说不!”


“住手,我不喜欢你这样做!住手,我不喜欢你这样做!”教室里响起孩子们拒绝的声音,这是孩子们在阅读绘本《不要随便摸我!》的过程中跟着志愿者练习如何拒绝其他人触碰自己的隐私部位。志愿者从“言语警报、视觉警报、独处警报、触碰警报、束缚警报”层层递进,在人体示意图上用红点标出不可以触碰的隐私部位。教孩子们辨别什么是人与人之间正常的触碰而什么是连爸爸妈妈也要经过同意才能有的触碰。“坏人有时候看起来并不坏,他们长得和普通人一样看起来很和善面带微笑甚至很酷,有时还会在口袋里装一些好吃的东西”视频中出现的警语教会孩子们不能只用外貌来辨别坏人。


性教育课,给孩子也给我们!”

   

“曾经有过性教育缺失的我们,不想让他们也有这样的遗憾”上完性教育课后一位志愿者感叹自己小时候没有性教育课的遗憾。“性”从不敢问,不可说到大方地在课堂上说出生殖器官的科学名称,志愿者们自己也做出了突破,“给孩子上性教育课,也是给我们自己补上这堂课”


留守儿童性教育的缺失影响着孩子们从正常的渠道获取性知识,不利于孩子成长。川农“蒲公英”志愿者们七年来致力于乡村儿童教育,支教带上性教育,从基层普及性知识,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不仅是每一位“蒲公英”志愿者的理想,也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理解,“蒲公英”志愿者用红色在示意图上标出不可以触碰的隐私部位。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兰恬静 摄

(原报道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41685&app_version=1.0.5&sid=109039&time=1533723983&signature=NqP9pJjlO2MYzBWndV0karxZM0CVop45bxer3EwLKA6RG8yvXo&sign=8e51ac89b81650ecef53ba2dc91613ff&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