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号,福尔摩斯盐社会实践团队深入自贡燊海井进行详细的考察。燊海井-人类钻井历史上第一口超千米深井,既产卤又产气。1988年,燊海井正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团队各位成员认真考察各类制盐所需工具,专心学习模拟产盐流程。碓房、大车房、灶房、柜房等随着队员的步伐一一映入眼帘。主要生产设备:碓架、井架、大车、盐锅、盐仓、采输气设施等,虽有些陈旧,但依旧正常为产盐的各项环节提供便利。充分展示了清代井盐钻凿、天然气采输、采卤、煎盐等传统技术和工艺。一阵阵隆响后,盐卤水沿着专用的壁柱一滴滴落下。来往行人,尤是小孩,皆目不转睛,更甚者,随手一沾便放入口中细品。来到煎盐房,负责人员皆半裸上身,扇子在手。向远处盐锅内看去,白雾腾腾,盐水翻滚,锅下火光隐现。随后,各位成员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其中,负责后期包装的一名老员工表示:“燊海井天车井架,不管从采卤或者古建筑角度来说,都是盐都自贡特有的、不可多得的文物。这里产的盐都是精品盐,盐更是自贡的代表性实物,对我而言更是像之前岁月最为长久的伙伴。”而燊海井天车,是将若干杉木连结,以竹篾绳捆扎成巨大的支架,竖于井口,用于采卤、淘井、 治井。而后的问卷调查,队员们积极四处询问,即使天热人少但并不妨碍调查结果的收集。
随后团队还将在当地继续开展相关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