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发展项目“进不来”……这些问题曾是许多乡村发展的致命阻碍,而有的乡村集思广益,克服重重难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过程中成为佼佼者。
为探究并总结达到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成功之法,为乡村振兴提供青春力量,动医202004乡村振兴实践分队于2023年寒假,对包括垫江县、涡阳县、秀山县、攀枝花、秦皇岛等在内的12个乡镇或基地进行线上线下结合式调研。
实践前期,团队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学习会,强化理论武装,会后团队成员积极交流学习心得。当问及本次实践的意义时,队长许锦躍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青年要勇当先锋,只有青春与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
调研问卷由团队商讨制作,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内核。当问及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变化时,86.27%的人认为农民收入稳步增加,84.31%的人认为乡村公共设施增加,居住条件大大改善,70%以上的人认为村民精神面貌健康向上、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大大提高。数据显示,各地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乡风乡貌、治理方式、生活水平都有了质的提升。
为尽快成长为推进乡村振兴的行家里手,团队成员知行合一,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采用“线上+线下”的调研方式,回到家乡进行实地调研。
攀枝花按照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抓好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是中国三线建设成功的典范。秀山县、垫江县致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分别创新建立“非遗+电商”、“非遗+文旅”模式,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打造出了自己的乡镇名片。可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拓展乡村经济增长空间的重要方面,是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求。
此外,部分成员从产业支撑展开调研。安岳县城柠檬种植技术,禾田牧业农牧结合、绿色生态循环发展模式,湖北“虾稻轮作、共作一体”特色养殖,什邡市油菜种植机械化技术……各乡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团队成员既总结成功经验,也提问反思,为乡村振兴提出针对性建议,最终形成线上调研报告一份,线下调研报告两份。
本次实践被四川农业大学官微称为一场青春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乡村振兴的难度、广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面对难题,青年需为乡村振兴塑造精神之魂,凝聚奋进之力,这场奔赴,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