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开开心心过暑假”社会实践小队,圆满完成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实践活动。本次调研以“乡村振兴”为主题,通过线上问卷的形式形成了一份详实的调研报告,反映了青年群体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期望与参与意愿。
实地走访:实践不会是纸上谈兵
7月22-23日,小队各成员在家乡所在地的乡村展开实地调研,并学习了乡村振兴相关知识,如《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等相关文件及报道,24-25日,成员们结合连日来线上学习的政策知识与案例,经团队反复修改,精心设计了一份切合实际且简洁易懂的乡村振兴调研问卷。问卷涵盖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公共服务、村民期盼、回乡就业等多个维度,旨在展现乡村的直观变化,力求捕捉最真实的乡村心声与需求。
(图为团队成员到田地实地考察)
7月26日,小队正式投放问卷,并通过积极宣传转发,实地访问等方式采集受访样本。在收集问卷之余,小队成员继续走访学习,围绕“川农牛鲜生”农产品新零售与乡村振兴结合模式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到“人才+技术”赋能,“品牌+文化”,“产品+体系”输出的优秀模式,带给成员们许多启发。
(图为团队听解说员讲解乡村振兴知识)
小队成员程晓感慨道:“农业创新创业环境越来越好了,各类农业品牌能更好地走出去,通过发挥人才科技赋能作用,紧跟时代脚步,在自媒体、电商领域发力,如今在各类自媒体网站上都能看到相关视频,如养猪日常、直播卖农产品等,这为同学们带来了更多的创业思路与方法。”
调研分析:数据是群众的呼声
经过为期两天的问卷收集后,团队共收集有效样本118份,覆盖了不同地域、年龄、教育和职业背景的人群。7月28日,小队成员开始分析调研结果并查阅资料,最终形成调研报告。结果显示,高达88.14%的受访者认为近年来乡村发展发生了“较大”或“非常大”的积极变化,在促进人才振兴方面,受访者普遍呼吁政策精准发力,最受期待的措施包括“提供优惠政策”(85.59%)、“健全奖励机制”(74.58%)和“加大培训力度”(72.88%)。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问卷调研分析)
信鸽会到最远处,意气不过少年时。
更重要的是,超半数青年(53.39%)表示愿意返乡发展,对乡村振兴关注度高,释放出人才回流的积极信号。数据显示,18-30岁的年轻群体构成了受访者的绝对主力(87.29%),且以学生(92.37%)和高学历人群(本科及以上占76.27%)为主,这体现了青年一代对祖国乡村发展的深切关注和参与热情。
本次实践中,小队成员一致表示,自身的合作、信息处理等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更加了解了公众特别是青年群体对乡村振兴的认知图景、核心关切与行动意愿。最终形成的报告能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后续精准施策、深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宝贵的民意基础和数据支撑。作为新一代青年,动物医学院学子将持续关注乡村发展,发挥专业所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