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航天技术科普进社区,共话农业现代化新路径
时间:2025-08-06点击次数:作者:李鑫苗审稿:宋三多

为响应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号召,以农业新质生产力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7月24日至8月1日,“传承航天精神,永担时代使命”实践队围绕航天技术与农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开展了系列科普实践活动。通过进社区宣讲航天技术对农业的赋能作用、组织队员观看航天主题纪录片等形式,实践队将航天精神与农业科技创新理念传递给更多群众,为“天府粮仓”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7月25日上午,实践队走进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街道田园诗驿社区,开展了以“航天技术如何点亮‘天府粮仓’”为主题的科普宣讲活动。活动过程中,实践队员刘露涵通过PPT演示、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小朋友们系统讲解了航天育种、卫星遥感监测、太空农业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大家知道吗?我们常吃的太空辣椒、太空番茄,就是通过航天育种技术培育的新品种,不仅产量更高,抗病性也更强。”队员刘露涵结合四川本地农业特色,举例说明航天育种是如何助力川渝地区粮油蔬菜产业发展的。刘露涵还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图,直观展示了航天技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对土壤情况、作物生长态势的精准监测作用,让小朋友们了解到“从太空看农田”如何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为进一步深化队员对航天精神与农业科技使命的理解,8月1日下午,实践队组织全体成员线上观看了航天主题纪录片《九天之上的答卷》。影片通过记录中国航天人攻坚克难的历程,展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以及航天技术从探索宇宙到服务民生的跨界应用成果。

观看结束后,队员们围绕“航天精神如何助力‘天府粮仓’建设”在线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纷纷发表见解。随后队长谭美琳总结道:“航天人用数十年时间突破技术封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这种创新精神正是农业科技工作者需要的。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把这种精神融入专业学习,未来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智慧农业发展出份力。”

此次实践活动通过“走出去宣讲+沉下来学习”的方式,既向社会公众普及了航天技术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也让队员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科技赋能农业”的认识。从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在建设“天府粮仓”的征程中,科技创新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而青年学子的探索与担当,将为这片沃土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