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青春赋能暑期,实践点亮成长 ——川农动医“彩虹小分队”爱心托管夏令营活动
时间:2025-08-06点击次数:作者:余沁烨审稿:宋三多

7月21日至28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暑假社会实践队伍“彩虹小分队”,奔赴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滨江社区,开展“爱心托管夏令营”活动,为社区儿童打造了一段充实又有趣的暑期成长之旅。

(图为“大合照”)

开营启幕:安全教育筑牢成长基石

7月21日,夏令营首日,“彩虹小分队”以安全教育与心理辅导活动拉开帷幕。在近两个小时的安全教育课程里,队员们结合儿童生活场景,运用动画演示、案例分析等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等知识。随后一小时心理辅导活动,通过趣味游戏引导孩子表达情绪,助力他们构建健康心理认知。

(图为“安全教育”)

非遗传承:竹编竹绘里的文化探寻

次日,竹编画与竹编做扇子课程登场。在近半小时教学环节中,队员们向孩子们生动展示竹编工艺的历史与技法,随后一小时的实践环节,孩子们在“一挑一压”中感受竹编魅力。穿插的创意互动小游戏,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技艺的热情。当孩子们带着亲手制作的竹编作品离开时,文化传承的种子已在童趣实践中悄然播撒。

(图为“竹编画”)

爱心传递:流浪动物保护的温暖宣讲

7月23日,流浪动物保护知识宣讲与超轻粘土动物制作活动如期开展。一小时的宣讲,队员们动情讲述流浪动物现状与救助意义,紧接着的超轻粘土制作环节,孩子们用彩泥精心捏出动物形象,为关爱流浪动物贡献童声。结合宣讲内容设计的的创意互动小游戏,让保护动物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孩子们对流浪动物的关爱已化作行动热忱,期待传递给更多人。

(图为“保护流浪动物宣讲”)

自然创艺:树叶作画的奇妙之旅

7月24日,树叶作画课程开启自然创意之门。孩子们首先在社区周边进行了落叶收集,挑选多彩叶片;回归课堂后,在树叶作画环节中,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拼贴创作。融入自然观察元素的创意互动小游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收获亲近自然的快乐与创作成就感,并带着自己的“自然艺术品”满载而归

(图为“树叶画”)

手工花艺:扭扭棒里的浪漫绽放

7月25日,扭扭棒制作鲜花课程浪漫开展。经过半小时的教学示范,队员们细致讲解了扭扭棒变鲜花的技巧;随后孩子们投入了专注制作,弯折、缠绕,15分钟休息为创作蓄力。充满乐趣的创意互动小游戏,让手工过程更加生动。一束束色彩斑斓的“鲜花”,承载着孩子们对美的感知与手工实践的成果,绽放在暑期时光里。

(图为“手工花艺”)

 石上生花:石头画的创意天地

7月28日,石头画课程为夏令营画上精彩句点。在绘制过程中,孩子们用丙烯颜料在石头上勾勒图案,穿插20分钟休息让创作节奏张弛有度。激发灵感的创意互动小游戏,,一块块普通石头变身艺术小品,即见证孩子们创意与动手能力的提升,也为夏令营手工系列活动,写下生动注脚。

(图为“石头画”)

为期多日的“爱心托管夏令营”,“彩虹小分队”以多元课程为画笔,在夹江县滨江社区儿童的暑期画布上,绘就安全守护、文化传承、爱心传递、自然探索、手工创意与环保实践的多彩篇章。队员们用专业与热忱,陪伴孩子们成长;孩子们通过亲身实践收获知识与欢乐。这场青春实践,不仅是一次暑期托管的温暖行动,更是高校学子服务社会、传递爱心的生动实践。队员们让青春在基层沃土、在儿童成长陪伴中绽放出别样光彩,也为社区暑期公益服务注入青春动能,期待未来续写更多实践育人、爱传递的美好故事。

(图为“结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