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2025暑期社会实践】动医学子红色足迹丈量7地:多维课堂激活百年党史青春共鸣
时间:2025-08-18点击次数:作者:成敏慧 谢雨娟 周炜嘉审稿:宋三多

   2025年8月初,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红色精神流传队”11成员,围绕“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精神血脉”主题,奔赴重庆苏维埃纪念碑、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成都十二桥烈士墓等7处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了一场富有成效的党史学习实践活动。

在重庆苏维埃纪念碑前,分队成员认真阅读碑文,回顾中共重庆地委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历程,进一步了解川渝地区革命历史,体会红色政权建立与发展的艰辛与不易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内陈列的采矿工具和建设图纸,将三线建设者"献了青春献子孙"的家国情怀具象化为新时代的奋斗坐标;驻足王光祈纪念馆,分队成员聚焦这位中国现代音乐奠基人“以文化救国”的初心,深入探寻革命先驱在文化战场上留下的精神遗产;探访王稼祥纪念馆时,分队成员循着历史脉络,详细了解了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征、抗日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中的思想贡献;站在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前,分队成员重新认识了保路运动作为辛亥革命导火索的历史意义,深刻感悟到先辈“为国捐躯”的崇高家国情怀。

成都十二桥烈士墓前,气氛庄严肃穆。分队队长陆芷萱轻轻抚摸着碑上斑驳的名字感慨“站在这里,我仿佛能听见七十余年前那些年轻生命发出的呐喊。他们当中,有学生、工人,有共产党员,也有民主战士,最小的不过二十出头。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他们用热血浇灌出新中国的曙光。”她再次分享了自己的深刻感悟:“看着墓区里一束束寄托哀思的白菊,听着身旁老人给孩子讲述烈士事迹,我忽然明白了‘传承’二字的沉重分量。我们如今安稳幸福的日子,是他们用‘不能亲眼见黎明’的遗憾换来的。”

“分散研学的形式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贴近不同地域的红色文化,每一处遗址都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分队成员纷纷表示,这次实践不仅深化了自身对党史、革命史的理解,更将红色精神与自身作为动医学子的使命紧密结合起来。未来,实践队员们将以革命先辈的坚韧品格为指引,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以先烈的奉献精神为动力,坚定服务“三农”、守护动物健康的坚定信念。

当抽象的理论遇见具象的遗址,当宏大的历史照进专业的未来,青年学子在红色地标构建的多维课堂里,完成了从历史旁观者到精神传承人的身份蜕变,让红色基因在青春力量中延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