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2025暑假社会实践】践行初心使命,重走红色足迹——第二分队红色基因传承实践圆满结束
时间:2025-08-21点击次数:作者:曹嘉颖、李鑫苗审稿:宋三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生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8月2日至15日,第二分队围绕“强农兴农”红色基因传承主题,结合校本红色文化,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队员们重走红色足迹、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在体悟红色文化中感受党的精神伟力,用有温度的实践故事传承“川农大精神”,坚定强农兴农的初心使命。

实践首站,队员们走进小区,为孩子们带来一场生动的红色宣讲。活动以“小故事里的大精神”为主题,通过绘本共读、情景剧演绎等形式,讲述了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英勇奋斗的故事,以及新时代农业科技工作者扎根田野、助力乡村振兴的事迹。

“袁爷爷为什么要研究杂交水稻呀?”面对孩子的提问,队员们结合“川农大精神”中“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内涵,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就像袁爷爷和无数农业研究者一样,川农大的前辈们也始终扎根四川大地,用知识让土地长出更多粮食,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就是‘强农兴农’的意义呀!”

第二站,实践队伍去到诸暨革命烈士陵园。苍松翠柏环绕下,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全体成员列队肃立,向烈士敬献花篮,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鞠躬默哀,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

8月8日至10日,小队成员分别前往雅安市及城区烈士陵园、成都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重温红色历史。在雅安烈士陵园,队员们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聆听讲解员讲述当地革命先烈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浴血奋战的事迹。当听到“川农大师生曾在战乱中坚持办学,用农业技术支援根据地生产”的故事时,大家深刻感受到校本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的紧密联系。

在成都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泛黄的书信、生锈的武器、珍贵的老照片,无声诉说着先烈们的家国情怀。队员们特别关注了“乡村振兴先驱”展区,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农业工作者继承革命精神,深入农村推广技术、改良品种的历程。“从革命年代的‘救亡图存’到新时代的‘强农兴农’,变的是任务,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队员李鑫苗在实践日记中写道,“我们站在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年代,更要接过他们的接力棒,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队员们表示,此次实践让红色基因从书本走向现实,让“强农兴农”的使命从口号变为信念。未来,他们将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以校本精神为指引,在学习和实践中锤炼本领,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大家提出要“以专业服务乡村”,未来参与到基层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兴农强农”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