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至8月16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红迹探寻调研队”成员在各自家乡开展红色场馆的实地访查,并参与红色主题活动。团队成员通过参观家乡周边的革命历史场馆,与老同志进行交流,了解革命历史,理解红色精神。
团队集中走访了家乡周边的多处红色场馆,每到一处,队员们均通过参观展品、聆听讲解,了解场馆所承载的历史背景。在中华工学会旧址,队员们查看了馆内陈列的历史文件、工人运动实物及图片资料,查阅反映早期工运组织发展和斗争历程的相关介绍,了解了革命先辈为争取工人阶级权益而进行的组织和抗争活动。
队员刘笑参观了家乡武义的烈士纪念馆,馆内展出的当地多位革命烈士的遗物和生平资料让她了解到烈士们的革命事迹与牺牲精神,对革命年代的艰苦卓绝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刘笑表示:“在这片养育我的土地上,我忽然读懂‘自由是用鲜血浇灌的’这句话的分量。”
在四渡赤水纪念馆,团队成员研读了展示战役进程的地图、电报文稿等史料,听取关于红军实施机动战术、摆脱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的战略部署讲解,切身体会到革命前辈在逆境中展现出的坚定信念与斗争精神;在范长江纪念馆,队员们观摩了其西北行期间使用过的实物展品,认识了范长江作为中国新闻事业开拓者在战火年代实地采访、坚守新闻理想的经历,深入理解新闻工作者追求真理的职业担当;在广安的邓小平故里陈列馆,队员们观看了记录邓小平同志生平的图片和文献,学习他从青年时代投身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家建设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历程,深刻认识到老一辈革命家开拓创新的宝贵品质。
此外,在四川的一处疗养机构,团队队员们参与了红色主题活动,与老同志共同演唱红色歌曲,聆听了多位本地先烈的革命事迹。在四川参访的队员潘坤表示:“先辈们用牺牲换来了家乡今天的安宁,我们唯有以奋斗传承遗志。我将把‘川农大精神’与红色基因相结合,用知识为家乡乃至时代发展贡献力量。”
从北方的工人运动旧址到南方的革命纪念馆,团队成员在家乡的土地上追寻红色足迹。此次活动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团队成员在新时代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