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韵城乡”调研小队以“聚焦医药民生,服务健康需求”为核心,将社会实践的阵地选在基层药店。小队成员们回到家乡所在地,以“摸清药品管理现状、掌握居民用药需求”为核心目标,通过实地查验、深度访谈等方式开展专业调研。
在药品分类管理核查环节,小队成员以行业规范为标尺,对各药店展开细致检查。他们逐一查看处方药与非处方药(OTC)的陈列布局,确认两类药品是否严格分区、“凭医师处方销售处方药”的标识是否醒目清晰,杜绝混淆摆放的安全隐患;针对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等特殊药品,队员们更是重点核查储存细节,确保这类药品均按国家规定存放于单独带锁专柜,且落实专人管理制度,从源头阻断特殊药品滥用与外流的风险,筑牢用药安全第一道防线。
(图为小队成员在药店进行药品分类管理核查)
药品效期管理是守护群众健康的关键一环,小队对此开展“全流程”追踪调研。成员们与药店工作人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近效期药品(距过期6个月内)的管理细则:一方面是通过查看台账,确认是否建立动态更新的近效期药品登记本,精准记录药品名称、规格、效期及库存;另一方面,工作人员会定期检查货架,看是否对近效期药品张贴“近效期提示”红色标识,确保店员能优先推荐销售、及时做好效期预警,避免药品过期造成浪费或误售风险。
为精准掌握居民用药需求,小队成员与药店店员展开“面对面”访谈。从交流中得知,周边居民常用药集中在两类:一类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治疗药物,需长期稳定供应;另一类是感冒药、肠胃药等日常应急药品,销量随季节波动。值得注意的是,乡村药店中,中成药、外用消炎止痛药膏因适配居民用药习惯,销量占比明显更高。此外,药店会根据季节变化提前调整库存——夏季加大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药品储备,冬季则重点补充感冒药、止咳药,确保季节性用药“不断档”。
“这次实践让我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真正用到了家乡的医药服务场景里,也让我直观感受到药店在守护邻里健康中的重要性。”小队成员周卓越感慨道。此次调研不仅锻炼了队员的专业实践能力,更提升了队员的社会责任感。未来,“药韵城乡”调研小队将持续整合实践成果,努力为提升基层医药服务质量、保障居民健康贡献青春力量。